时间: 2025-05-06 00:4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9:30
绝句三首
作者:刘克庄 〔宋代〕
内容:
潘郎鬓岂春能绿,
东野肩非雪亦寒。
世外那无仙可学,
人间惟有老难瞒。
全诗翻译:
潘郎的鬓发能否在春天重新变绿?
东野的肩头虽不是雪,但依然感到寒冷。
世外哪里有仙人可以学习?
人间唯一不能掩饰的就是衰老的现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直接提及“仙”,反映了古代人对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向往,且通过对比显露出世俗生活的无奈与现实。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天池,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擅长古文和诗词。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生活感受和对社会的思考,风格清新而有深度。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南宋时期,刘克庄身处的时代背景复杂,国家动荡,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变迁交织在一起,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与衰老的感慨。
这首绝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春天和寒冬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提到“潘郎鬓岂春能绿”,引发人们对青春的追忆与渴望,问句形式加强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感。接着提到“东野肩非雪亦寒”,进一步深化了对环境的描写,暗示尽管外界并无雪,但内心的寒冷却难以掩饰,象征着内心的失落与孤独。
后两句则转向哲学的思考,“世外那无仙可学”,让人意识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可以逃避的仙人或理想的境界,最终归结为“人间惟有老难瞒”,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蕴,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刘克庄深邃的思考与感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青春与衰老、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探讨了人类共同的命运和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深厚的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示了文化的深度和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潘郎”主要指什么?
A. 年轻俊秀的男子
B. 一位老者
C. 一位仙人
诗中“东野肩非雪亦寒”中的“寒”主要指什么?
A. 物理上的寒冷
B. 心灵的孤独
C. 社会的冷漠
本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种情感?
A. 爱情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作品更为内敛与沉思,李白则多表达豪放与对人生的狂放态度,两者在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