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2:46
奉使占城四月留,今朝策马欲登舟。
风传鼓角残云卷,日映旌旗宿雾收。
马援不来人尽仰,张骞归去若为俦。
明年金阙朝元日,还造鹓行拜冕旒。
我奉命驻守占城四月,今天策马准备登上船只。
风中传来鼓声和号角声,残云在空中卷起,
阳光照耀着旌旗,宿雾也渐渐散去。
马援未能再来,大家都仰望着他,
张骞虽然归去,但他是否能成为我的同行者?
明年在金阙的朝元日,我还会再次乘鹓鸟来此拜见皇帝。
作者介绍:倪峻,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诗歌作品流传于世。其作品多描写边塞生活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风格豪放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倪峻出使占城期间,反映了他在异国他乡的思乡之情和对名将的仰慕之情。诗中提到的马援和张骞,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使者,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与追忆。
《别占城》是一首典型的古代边塞诗,诗人通过描绘出使占城的情景,抒发了对故土的思念及对历史名将的崇敬。首联中的“奉使占城四月留”一语,既点明了诗人出使的身份,又透露出在异地的时间感,四个月的驻留让人感受到离乡的孤独与无奈。接着“今朝策马欲登舟”则是诗人准备离去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急切的心情。
中间两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映射出诗人的情感状态。“风传鼓角残云卷,日映旌旗宿雾收”,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出发前的动人场景,也让人感受到一丝紧张的气氛,仿佛在为即将离去的旅程做铺垫。而后两句则引出了历史人物的象征,马援与张骞的提及,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感慨。
最后一句“明年金阙朝元日,还造鹓行拜冕旒”,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向往,渴望在明年再次回到故国,接受荣光与荣耀,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了对理想与荣誉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人对马援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蔑视
B. 崇敬
C. 忽视
“明年金阙朝元日”中“金阙”指什么?
A. 一种鸟
B. 皇宫
C. 战场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思乡与追忆
B. 旅行的乐趣
C. 战争的悲壮
答案:1-B,2-B,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