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0:51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若爰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
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如果在幽静的窗口中,午睡能够长久,我便可以在这种宁静中与世俗暂时相忘。华山的隐士如同梦中相见,我不再寻找仙方,而是只想寻求这片刻的安睡。
“华山处士” 引用的是古代道教文化中隐士的形象,华山被认为是道教的圣地,隐士们在此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在诗中,隐士的形象不仅代表了追求超脱的理想,也象征着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生于绍兴,卒于杭州。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深邃婉约的个人感受。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午梦》写作于陆游晚年,他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个人的失落,诗中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理想的追寻。
《午梦》是一首描绘宁静午后梦境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陆游通过“幽窗”和“午梦”构建了一个恬静的空间,仿佛在这一片刻的安宁中,世俗的烦扰都被抛诸脑后。诗的前两句,作者表达了对悠长梦境的向往,强调了在幽静的环境中,人与世界的暂时隔离,体现出一种出世的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则将隐士的形象引入,显示出陆游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他不再渴望仙方的长生,而是追寻这片刻的安睡。这里的“华山处士”不仅是对隐士的描绘,也是对一种理想生活态度的向往。可以看出,陆游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意识到现实的无奈,这种矛盾的情感让诗作更加深刻。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既有对宁静理想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思考,展现了陆游高超的诗歌艺术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无奈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受。
诗词测试:
《午梦》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陆游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华山处士”象征什么?
A. 长生不老
B. 宁静的生活
C. 战斗的勇士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爱国情怀
B. 对安静生活的向往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午梦》与王维的《竹里馆》均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陆游通过“午梦”来体现对安逸生活的渴望,而王维则通过竹林的意象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两者都在不同的情境中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