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9:43
圣寺闲栖睡眼醒,此时何处最幽清?
满窗明月天风静,玉磬时闻一两声。
在这座圣寺里,我懒散地栖息,刚刚睁开睡眼,这时哪里最显得幽静清幽呢?窗外明亮的月光,天上的风也静悄悄的,偶尔听到玉磬发出的几声清脆的响声。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圣寺”一词唤起了佛教文化的意象,隐含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一生游历广泛,作品风格豪放飘逸,常常表现出对自由和自然的热爱。
“咏方广诗”是在李白晚年时期创作的,反映了他对于修行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可能是在他游历至某个佛教圣地时的感慨。
这首《咏方广诗》展示了李白在宁静环境中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圣寺中悠闲栖息的情景,既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首句“圣寺闲栖睡眼醒”通过“闲栖”这一词,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同时“睡眼醒”则表明一种不经意的觉醒,象征着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接下来的“此时何处最幽清”则是对环境的感知,诗人将自己与自然合为一体,感受着月光和微风所带来的宁静。在“满窗明月天风静”中,李白通过简单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月光透过窗户洒入,风也显得无比安静,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
最后一句“玉磬时闻一两声”则引入了音响的元素,玉磬的声音清脆悦耳,打破了静谧,给人以灵性上的启示。这种声音与环境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出一种超然的心境。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李白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体现了他对修行与内心世界的思考。诗中不仅有对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命状态的反思与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环境,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理思考。
诗中的“圣寺”指的是什么?
A. 学校
B. 佛教寺庙
C. 宫殿
D. 茶馆
“满窗明月”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A. 白天的阳光
B. 夜晚的月光
C. 下雨的天气
D. 风暴的来临
诗中提到的“玉磬”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食物
C. 一种动物
D. 一种植物
李白的《咏方广诗》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但李白更多展现了内心的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两者在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但都传达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