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5:52
金陵其二
李白
地拥金陵势。
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
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
离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月。
波上对江洲。
这片土地拥抱着金陵的地势,
城池环绕着江水流淌。
曾经这里有百万户人家,
两边的街道上拔地而起的朱红楼阁。
如今亡国后春草丛生,
离宫已经淹没在古丘之中。
只剩下后湖的明月,
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对着江洲。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豪放的个性和卓越的诗才,被誉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以豪放、飘逸著称,题材多样,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抒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金陵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曾是多个王朝的都城,李白在此诗中表达了对金陵辉煌历史的追忆和对国家沧桑的感慨,反映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金陵其二》通过对金陵地势、城市景观的描写,展现了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强烈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开头“地拥金陵势”,便勾画出金陵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而“城回江水流”则强调了水系与城市的紧密联系。在描写中,诗人回忆起“当时百万户”的繁华,夹道的朱楼曾是繁华的象征,如今却因“亡国”而生出“春草”,突出了历史的变迁以及个人的无奈与悲哀。后面的“离宫没古丘”,则进一步揭示了故国的消亡与衰败的景象,令人感到悲伤与惋惜。
最后两句“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洲”,以月亮的孤独映衬出诗人的孤寂,似乎在诉说着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深厚,意象鲜明,展现了李白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对历史的敏锐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亡国生春草”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草生长也成了一种悲凉的象征;“空余后湖月”则通过意象的对比呈现了孤独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金陵的描写,表达了李白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故国的思念,主题是对繁华消逝的惋惜与对国破家亡的哀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百万户”的繁华,是指哪个城市?
“亡国生春草”中“春草”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空余后湖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深切感慨,但杜甫更侧重于对现实的批判与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