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醉中出西门偶书》

时间: 2025-04-29 20:19:52

诗句

古寺闲房闭寂寥,几年耽酒负公朝。

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末路自悲终老蜀,少年常愿从征辽。

醉来挟箭西郊去,极目寒芜雉兔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19:52

原文展示

醉中出西门偶书
作者:陆游 〔宋代〕

古寺闲房闭寂寥,
几年耽酒负公朝。
青山是处可埋骨,
白发向人羞折腰。
末路自悲终老蜀,
少年常愿从征辽。
醉来挟箭西郊去,
极目寒芜雉兔骄。

白话文翻译

在一座古老的寺庙里,静谧的房间关着,
我几年沉迷于酒,辜负了朝廷的恩宠。
青山随处可埋葬我的尸骨,
我白发苍苍,羞于向人低头。
在这条末路我感到悲伤,终老于蜀地,
而年轻时我常常渴望去征伐辽国。
喝醉后我带着箭去往西郊,
极目远望,寒冷的荒野上,野鸡和兔子在骄傲地奔跑。

注释

  • 古寺:古老的寺庙,象征着岁月的沧桑和内心的宁静。
  • 闲房:空闲的房间,意味着孤独。
  • 耽酒:沉迷于饮酒,表示对现实的逃避。
  • 负公朝:辜负了朝廷的期望,表达对官场失望的心情。
  • 埋骨:埋葬尸骨,暗示自己的归宿。
  • 羞折腰:因白发而羞于向人低头,表现出自尊心的伤害。
  • 末路自悲:感到末路的悲哀,暗示人生的无奈。
  • 从征辽:年轻时对征战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壮志未酬的遗憾。
  • 极目寒芜:向远处眺望,看到荒凉的景象,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年轻时曾参加抗金战争,后因政治失意而隐居,晚年时常怀念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作品多反映其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自己一生的反思与对未能实现的理想的遗憾。诗中流露出对官场失望的心情,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醉中出西门偶书》这首诗展现了陆游晚年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无奈。他以古寺的宁静和酿酒的沉醉为背景,揭示了自己对过去的遗憾与对未来的迷茫。首句“古寺闲房闭寂寥”,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接下来的几句中,陆游自责因沉迷酒色而辜负了朝廷的期望,表现出对个人理想的失落与对社会责任的惋惜。

“青山是处可埋骨”一句,表明了诗人对死亡的淡然态度,他甚至愿意在青山之中安息,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无奈和归隐的向往。而“白发向人羞折腰”则展现了他因年老而感到的羞耻与自尊心的伤害,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情与对理想的渴望。

后半部分则转向回忆与希望,诗人追忆他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渴望征战的心情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一句“极目寒芜雉兔骄”,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暗示了他对人生的深切感悟与自我放逐的现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寺闲房闭寂寥:描绘古寺的宁静孤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2. 几年耽酒负公朝:自责沉迷于酒而辜负朝廷的期望,表达对现实的失望。
  3. 青山是处可埋骨:愿意在青山安息,暗示对人生终结的接受。
  4. 白发向人羞折腰:因年老而感到羞愧,反映出诗人的自尊心。
  5. 末路自悲终老蜀:感叹人生的无奈与悲哀,终老于蜀地。
  6. 少年常愿从征辽:追忆年轻时的理想与抱负,渴望征战。
  7. 醉来挟箭西郊去:醉酒后带着箭去西郊,表现出放纵与逃避现实的心态。
  8. 极目寒芜雉兔骄:眺望荒凉的景象,表现出失落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山是处可埋骨”,用青山隐喻生命的归宿。
  • 对偶:如“白发向人羞折腰”与“末路自悲终老蜀”,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描写人生经历与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既有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失落的感慨,最终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接受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寺:象征宁静与孤独,代表诗人内心的避世情怀。
  • 青山:象征归宿与死亡,寓意生命的终结。
  • 白发:象征衰老与失落,反映出时间的无情。
  • :象征理想与抱负,表现出对青春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古寺闲房”指的是什么?

    • A. 繁华的城市
    • B. 宁静的寺庙
    • C. 热闹的市场
      答案:B
  2. “青山是处可埋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什么态度?

    • A. 热爱生命
    • B. 逃避现实
    • C. 接受死亡
      答案:C
  3. 诗人年轻时的愿望是什么?

    • A. 隐居山林
    • B. 征伐辽国
    • C. 享受生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同为伟大的诗人,二者都在其作品中体现了对国家、个人理想的追求与失落。陆游的《醉中出西门偶书》与杜甫的《登高》都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关注于国家与社会的命运。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喜迁莺·世情冰尽 踏莎行·蟾苑萧疏 莺啼序 汉宫春·身到瑶池 花犯·翠奁空 满江红·客子光阴 潇湘神·建云斿 潇湘神·贺灵鼍 潇湘神·望湖天 喜迁莺(荼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施衿结褵 瑞世 韦字旁的字 如芒在背 天空海阔 示字旁的字 丰姿绰约 光采夺目 高字旁的字 包含应的成语 逢山开路,遇水迭桥 调类 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門字旁的字 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风不鸣条 深谋远虑 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