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3:47
鼍洞猿窝别未遑,寻云西去独回翔。
羁禽飞尽岩花静,野鹿衔余涧草香。
十日人偏三度过,千峰雨促一舆忙。
居民错认归来客,争道天中好泛觞。
在鼍洞和猿窝之间,我暂时告别,没有时间停留,寻找云彩向西飞去,独自回旋。
被羁绊的鸟儿飞尽了,岩石上的花朵静悄悄的,野鹿衔着余下的涧边草香。
十天的路途,人却偏偏三次经过,千峰的雨促使行人匆忙。
居民们错把我当作归来的客人,争相道说天上多么适合饮酒畅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寻云西去”可理解为放逐或归隐的隐喻,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作者介绍:
国梁,清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仕途坎坷。其诗风多抒情,常以自然景观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历过程中,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繁杂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晓发毕阳至新屯》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的“鼍洞猿窝”暗示了一个偏僻自然的环境,诗人似乎在这里寻求一种离世隐居的生活。接着,“寻云西去独回翔”,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旅行感,表现了诗人内心渴望自由的情感。
诗中提到“羁禽飞尽岩花静”,通过羁绊的鸟儿与静谧的花朵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而“野鹿衔余涧草香”则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好。接下来的“十日人偏三度过,千峰雨促一舆忙”,描绘了人在自然中的匆忙与无奈,反映了世事的繁忙与纷扰。
最后两句“居民错认归来客,争道天中好泛觞”则道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居民误将诗人视为归来的客人,展现了对归属感的渴求。整体来看,诗作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对自由、归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体现了对世俗的淡泊与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羁禽”指的是?
A. 自由飞翔的鸟
B. 被困的鸟
C. 迁徙的鸟
诗中提到的“十日人偏三度过”表达了什么?
A. 行人很少
B. 行人匆忙,不停留
C. 人们在此聚会
诗的最后一句“争道天中好泛觞”的意思是?
A. 大家在争论饮酒的好处
B. 大家在争道好吃的东西
C. 大家在争论旅行的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国梁的《晓发毕阳至新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国梁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内心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自然的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