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6:46
送静庵僧之五台结夏
诗人:陈鹏年 〔清代〕
五月正炎热,山寒不可胜。
好将双赤脚,去踏万年冰。
虎石阶前伏,龙云钵底兴。
欲随飞锡住,松雪路层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的五月,山上的寒气却让人无法忍受。诗人想用赤脚去踩那万年积雪的冰块。石阶前有虎伏卧,云层下的龙在兴奋。诗人希望能跟随高僧的飞锡,走在松树和雪层交错的小路上。
陈鹏年(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哲思。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常常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
这首诗作于诗人送别一位僧人去五台山结夏之际,反映了作者对僧人远行的祝福与不舍之情。五台山是佛教圣地,结夏是佛教僧侣在夏季闭关修行的习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高僧的敬意及心中的向往。
《送静庵僧之五台结夏》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情感的诗。诗的开头以“五月正炎热”引入,给人一种强烈的夏日气息,随后转入“山寒不可胜”,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奇特变化。诗人以赤脚踏冰的想象,表达了对清凉世界的向往,这种渴望仿佛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接着,通过“虎石阶前伏,龙云钵底兴”,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佛教意象结合,暗示了高僧的神秘与威严。最后,诗人希望能随高僧而去,走在“松雪路层层”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既是对僧人行程的祝福,也是对自身内心宁静的渴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丰富的自然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高僧的敬仰与对清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与对心灵宁静的渴求,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佛教思想的认同。
诗中提到的“万年冰”象征什么?
A. 温暖
B. 永恒与清凉
C. 幸福
D. 怒火
“五月正炎热”这一句传达了怎样的季节感受?
A. 寒冷
B. 炎热
C. 凉爽
D. 温暖
诗人在结尾希望随高僧而去,表现出他对什么的向往?
A. 财富
B. 权力
C. 内心宁静
D. 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