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南禅寺妙光塔》

时间: 2025-05-03 21:20:03

诗句

一粟沧溟渺大千,凭空涌出妙光圆。

落花吴越帆樯外,栖鸟齐梁栋宇边。

锡岭一枝铃自答,金波万顷影双悬。

层层倚遍阑干角,可许诗传兜率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0:03

原文展示:

登南禅寺妙光塔
作者: 黄廷升 〔清代〕

一粟沧溟渺大千,
凭空涌出妙光圆。
落花吴越帆樯外,
栖鸟齐梁栋宇边。
锡岭一枝铃自答,
金波万顷影双悬。
层层倚遍阑干角,
可许诗传兜率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南禅寺妙光塔上俯瞰的景象,诗人感叹于大千世界的渺小与广阔,仿佛从空中涌现出圆满的光辉。落花飘散在吴越的帆船外,栖息的鸟儿停留在齐梁的屋檐边。锡岭上的一枝铃铛似乎在自言自语,金色的波光在万顷水面上交相辉映。层层叠叠的栏杆上,诗人倚靠着,似乎可以将这份美好传递到兜率天。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粟:一粒米,形容微小。
  • 沧溟:指大海,渺小的存在。
  • 妙光:美妙的光辉,象征智慧和灵性。
  • 落花:春天花瓣飘落,象征时间流逝与自然之美。
  • 栖鸟:停留的鸟,代表自然的生机。
  • 锡岭:可能指某处山岭。
  • 铃自答:铃铛的声音自我回应。
  • 金波:金色的波光,形容水面波光粼粼。

典故解析:

  • 兜率天:佛教中的天界,是菩萨所居之处,象征着极乐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廷升,字子直,号桂岑,清代诗人,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哲理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宁静与淡泊。


诗歌鉴赏:

《登南禅寺妙光塔》是一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的诗,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展现了心灵的宁静与对宇宙的思考。全诗的意象丰富,构图巧妙,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诗的开头“一粟沧溟渺大千”寓意着个体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表现了诗人谦逊的态度,紧接着“凭空涌出妙光圆”则暗示了理想与智慧的光辉从心中涌现,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落花与栖鸟的描绘,既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也反映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后面的“锡岭一枝铃自答”与“金波万顷影双悬”则通过铃声与波光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灵动与和谐之感,仿佛自然万物都在与诗人对话。

最后两句“层层倚遍阑干角,可许诗传兜率天”则是对创作的一种期待,表达了诗人渴望将这份美好与哲理传递给更高的精神境界,展现出诗人追求真理与美好的志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粟沧溟渺大千:用“粟”比喻个体的渺小,用“沧溟”描绘广阔的世界,表达诗人的谦逊与对宇宙的敬畏。
  2. 凭空涌出妙光圆:体现了智慧与灵性的涌现,象征着对真理和美好的追求。
  3. 落花吴越帆樯外:落花象征时光的流逝,吴越代表历史文化,富有地域特色。
  4. 栖鸟齐梁栋宇边:鸟儿栖息在建筑边,表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5. 锡岭一枝铃自答:铃声自响,象征自然的灵动与诗人心灵的回应。
  6. 金波万顷影双悬:水面波光的美丽,描绘出自然的壮丽景观。
  7. 层层倚遍阑干角:层叠的栏杆上,诗人倚靠,象征着思考与沉淀。
  8. 可许诗传兜率天:表达希望将心中的感悟与美好传递到更高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粟”比喻个体的渺小。
  • 拟人:铃声“自答”赋予物体以生命。
  • 对仗:如“金波万顷影双悬”,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体内心的思考,表现了对宇宙的敬畏、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真理与美好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和艺术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溟:代表广阔的空间,象征着宇宙的浩瀚。
  • 妙光:象征智慧与内心的光辉。
  • 落花:表现生命短暂与美的流逝。
  • 栖鸟:象征自然生机与自由。
  • 铃声:象征自然的灵动与心灵的回应。
  • 金波:代表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富饶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粟沧溟”意指什么? A. 渺小的个体
    B. 巨大的宇宙
    C. 自然的美丽
    D. 时间的流逝

  2. “妙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消逝
    B. 智慧与灵性
    C. 自然的和谐
    D. 物质的富饶

  3. “锡岭一枝铃自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自然的灵动
    C. 悲伤
    D. 忧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庐山瀑布》 by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白与黄廷升: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与奔放,而黄廷升则更注重细腻的观察与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 张若虚与黄廷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可以与黄廷升的作品进行对照,分析二者中的共通之处与各自的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黄廷升诗集》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黄廷升及其作品的背景与艺术价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湖歌 西湖春游词七首 其一 西湖二首 其二 西湖竹枝 其二十一 西湖竹枝 其四十三 西湖杨柳枝词 其四 西湖暮春 西湖 西湖 西湖竹枝 其六十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迂阔之论 锥处囊中 业字旁的字 修薄 包含伐的词语有哪些 承眷 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搦的词语有哪些 砂颗 母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包含宠的成语 旁午构扇 采字旁的字 雠战 垣衣 抟香弄粉 里字旁的字 击其不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