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7:07
鸣峰岩
作者: 黄岩孙 〔宋代〕
卓道当年爱此峰,
直於顶上驻禅筇。
岩深疑有仙人宅,
地僻全无俗客踪。
罅石引泉围古屋,
断烟拖露滴寒松。
夜来冷枕蒲团睡,
梦破一声残月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鸣峰岩的深厚情感,回忆起当年对这座山峰的钟爱。在山顶上,诗人曾静坐禅修。山岩深邃,令人怀疑这里是否住着仙人,偏远之地更是没有世俗之人的足迹。山间的石缝中引流着泉水,古老的屋子被它环绕,袅袅的烟雾与露水交织,滴落在寒松上。夜晚,诗人躺在凉凉的蒲团上入睡,梦中被一声残月的钟声所惊醒。
作者介绍:黄岩孙,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内心情感。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鸣峰岩位于黄岩,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诗人可能在此隐居或游玩,受到自然的启发,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山水的眷恋和内心的宁静。
这首《鸣峰岩》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卓道当年爱此峰”引入,表明诗人与这座山峰的深厚情感,接着通过描绘山顶的宁静和清幽,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诗中提到的“岩深疑有仙人宅”,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也反映了人们对隐士生活的憧憬。
在描写古屋与泉水的部分,诗人通过“罅石引泉围古屋”的意象,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营造出一种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的感觉。最后两句“夜来冷枕蒲团睡,梦破一声残月钟”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在宁静的夜晚,突如其来的钟声打破梦境的孤寂,寓意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深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出典雅的艺术风格和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卓道当年爱此峰”中的“卓道”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名字
b) 一种修行方式
c) 一座山峰
“岩深疑有仙人宅”中的“仙人宅”指的是什么?
a) 普通人居所
b) 神仙居住的地方
c) 诗人的家
诗人夜晚“冷枕蒲团睡”的感觉是什么?
a) 温暖
b) 孤寂
c) 舒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描绘了隐居山林的生活,但王维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黄岩孙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超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