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5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51:13
浣溪沙(席上别王巨济)
丹桂飘香已四番。
杖藜携手自今难。
黯然离恨满江干。
壁上两冠元是谶,
花前双韵几时弹。
中秋后夜与谁看。
桂花的香气已经飘散了四次,
手握拐杖,携手相伴从今以后难再相见。
黯然的离愁恨意充满了江岸。
墙上那两个冠冕本是预兆,
花前那对和谐的曲调何时再能弹奏?
中秋的夜晚又与谁一同观赏呢?
洪适(约1045年-1110年),字希声,号阮亭,南宋诗人,擅长词,尤其以婉约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离别与思念,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词作于席间与朋友王巨济分别之际,表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惜与离别的伤感。正值中秋佳节,情感更加浓烈,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浣溪沙》是洪适在离别时所作,整首诗以“丹桂飘香”开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桂花的香气在四季中不断弥散,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接着,诗人以“杖藜携手”的意象表达了与友人相伴的珍贵时光,然而这种相伴在未来却将难以再现。这里的“难”字,蕴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悲伤。
“黯然离恨满江干”则把情感推向高潮,离别的愁苦充斥在江边,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之后提到“壁上两冠元是谶”,似乎暗示着这段友谊的终结是命中注定,墙上挂着的冠冕代表着曾经的荣华与辉煌,如今却化为遗憾。在“花前双韵几时弹”中,诗人又一次唤起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期待着未来能够再度相聚。
最后一句“中秋后夜与谁看”更是将离别的寂寞与孤独推向极致,表达出对友人离去后,自己在这个团圆佳节的孤独感。整首词情感真挚,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感伤。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离愁的感伤,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渴望。
诗中“杖藜”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拐杖
C. 一种乐器
“黯然离恨满江干”中,“黯然”一词的意思是:
A. 明亮
B. 悲伤
C. 高兴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友谊与离愁
B. 自然风光
C. 战争与英雄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