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中》

时间: 2025-05-06 02:33:02

诗句

风萧萧兮云蔼蔼,泉淙淙兮石皑皑。

禽惊人兮,远飞去以复还。

客醉其间兮,殊不知为冠带。

发被衣颓以自顾兮,谁为吾仇。

山花为我一笑兮,山草为我以忘忧。

嗟世人之愚兮,竟营营以何求。

求百年之宠荣兮,取万世之奴囚。

怵谗舌之甚兮,尚毁孔而谤周。

咄何得而何失兮,孰为马而为牛。

歌数作兮饮未休,石骇以走兮泉凝而不流。

起挽石以道泉兮,尔何我尤。

吾将去乎世兮,结尔以长年之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3:02

原文展示:

风萧萧兮云蔼蔼,泉淙淙兮石皑皑。禽惊人兮,远飞去以复还。客醉其间兮,殊不知为冠带。发被衣颓以自顾兮,谁为吾仇。山花为我一笑兮,山草为我以忘忧。嗟世人之愚兮,竟营营以何求。求百年之宠荣兮,取万世之奴囚。怵谗舌之甚兮,尚毁孔而谤周。咄何得而何失兮,孰为马而为牛。歌数作兮饮未休,石骇以走兮泉凝而不流。起挽石以道泉兮,尔何我尤。吾将去乎世兮,结尔以长年之游。

白话文翻译:

风声萧萧,云雾弥漫,泉水潺潺,石头皑皑。鸟儿受惊,远远飞去又归来。客人在此醉酒,竟不知道头上的冠带。头发凌乱,衣衫不整,谁来为我报仇?山花对我微笑,山草让我忘却忧愁。哀叹世人之愚,竟然为了什么而奔波劳碌?渴望百年的宠爱和荣华,却得到万世的奴役与囚禁。畏惧谗言之多,甚至毁谤孔子和周公。究竟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谁是马,谁是牛?歌唱几首,饮酒尚未停,石头被惊跑,泉水却凝固不流。我挽起石头以引泉水,你又何必责怪我?我将离开这个世俗,与你结伴长年游玩。

注释:

  • 风萧萧:风声凄凉。
  • 云蔼蔼:云雾弥漫,形容天气阴沉。
  • 泉淙淙:泉水流淌的声音。
  • 冠带:指头上戴的帽子或饰物,象征身份。
  • 发被衣颓:形容头发凌乱、衣服不整。
  • 山花、山草:自然之美,代表不受世俗牵绊的心境。
  • 营营:忙碌、奔波的样子。
  • 宠荣:宠爱与荣华。
  • 怵谗舌:害怕别人的谗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祥正,宋代诗人,以其自然清新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郭祥正游历山中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体现了隐逸的情怀。

诗歌鉴赏:

《山中》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通过描绘风声、云雾、泉水和石头,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山中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恬淡。诗中的“客醉其间”,则表现了诗人身处自然之中,享受这份宁静的闲适。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反思了世人的愚昧,揭示出追求名利的无意义,进一步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冷漠与不屑。在面对谗言的恐惧时,诗人用“谁为吾仇”的反问,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无奈与孤独。接着,诗人转向自然,山花与山草成为了他忘忧的良药,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洒脱与豁达。

最后,诗人表达了要离开世俗、追求长年自在的愿望,展现了对自由与淡泊的向往。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与哲理思考的结合,传达出一种“隐逸”的生活理想,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萧萧兮云蔼蔼:描绘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泉淙淙兮石皑皑:泉水的清澈与石头的洁白,增强自然的美感。
  • 禽惊人兮,远飞去以复还:鸟儿受惊而飞远又归来,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由。
  • 客醉其间兮,殊不知为冠带:诗人醉于自然,却不再在意世俗的身份与名利。
  • 发被衣颓以自顾兮,谁为吾仇:形容诗人对外界的无所谓,反映内心的宁静。
  • 山花为我一笑兮,山草为我以忘忧:自然的美好让诗人忘却烦恼,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
  • 嗟世人之愚兮,竟营营以何求:对世俗追名逐利的批判,表现诗人的清醒与反思。
  • 怵谗舌之甚兮,尚毁孔而谤周:对谗言与毁谤的恐惧,暗示人际关系的复杂与险恶。
  • 咄何得而何失兮,孰为马而为牛:对得失的疑问,表现对世俗价值观的质疑。
  • 歌数作兮饮未休:虽然饮酒歌唱,但内心却有着深深的思索。
  • 石骇以走兮泉凝而不流:石头受惊而跑,泉水却凝固,象征着时间的静止与内心的思考。
  • 吾将去乎世兮,结尔以长年之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与自然为伴。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禽惊人”将人比作鸟,表现出人对自然的依赖与向往。
  • 拟人:将山花与山草赋予人的情感,表现出自然对人的慰藉。
  • 对仗:整首诗有着较好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提出了对名利的质疑,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传达出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变化与自由。
  • :代表着无常与变幻。
  • :象征着生命与清新。
  • 山花、山草: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风萧萧”用来描述什么样的环境? A) 热闹非凡
    B) 清幽宁静
    C) 风和日丽

  2.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向往
    B) 厌倦
    C) 中立

  3. “石骇以走,泉凝而不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快速变化
    B) 时间的停滞与思考
    C) 动与静的对比

答案:

  1. B) 清幽宁静
  2. B) 厌倦
  3. B) 时间的停滞与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郭祥正的《山中》与陶渊明的《饮酒》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郭祥正更加强调对世俗的反思,而陶渊明则是对自然的沉醉与享受。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隐逸诗人的世界》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和叶尚书解印二首 杂兴 七月九日二首 再题信庵墨梅 黄檗寺一首 有感 宿山中十首 醉笔一首 梅月为蚤虱所苦各赋二绝·蚤 杂记五言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用字旁的字 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挑唆是非 耒字旁的字 漫藏诲盗 鼻青眼紫 乙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包含怼的词语有哪些 多言繁称 包含小的词语有哪些 造凿 宝阙 草泽英雄 眩耀 构肆 蛇藨 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