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7:40
残羯如蜂暂寄窠,十年南北问干戈。
穹庐昔少曾居汴,莫府今犹未过河。
越石不生谁可将,奉春再出亦难和。
忧时元是诗人识,莫怪吟中感慨多。
残羯像蜜蜂一样暂时栖息在巢穴里,
十年间南北游历,不断询问战争的消息。
曾经在穹庐下栖息的我,早已居住在汴京,
如今的莫府至今还未能渡过河流。
越国的石头难以生长,
春天再度到来也难以融洽。
忧国忧时本是诗人的识见,
不必怪我在吟诵中感慨颇多。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景川,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政府,政治上有一定的参与。其诗风刚健豪放,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经历了战乱与动荡,目睹了社会的变迁与人们的苦难,因此在诗中流露出浓厚的忧国忧民之情。
刘克庄的《有感》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残羯如蜂的比喻,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彷徨;而“十年南北问干戈”则明确了时代背景,显示出作者在纷扰的环境中,始终关心国家的命运。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昔日的安稳与今日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
在“越石不生谁可将”一句中,越石象征着罕见的美好事物,借此表达出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渴望,而“奉春再出亦难和”则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愁苦。最后两句总结了诗人的情感,忧国忧民是诗人所应承担的责任,正是这种责任感使得他的吟诵充满了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反映了诗人在历史变迁中的思考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孤独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忧国忧民的情感展开,表现出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残羯”的比喻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无奈
C. 喜悦
“十年南北问干戈”中的“干戈”指的是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旅行
诗人对“越石”的描述表达了怎样的感受?
A. 对未来的渴望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友谊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相比,刘克庄的《有感》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直接,陆游侧重于个人的情感抒发,而刘克庄则更多地关注社会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