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四祖山荣老月窟》

时间: 2025-05-01 21:58:38

诗句

一室虚生白,中作满月形。

山中三万户,玉斧新修成。

时人指为月,云卧亦强名。

似月有圆相,不西沉东升。

浮云不能蔽,又无亏与盈。

是为大圆镜,由师心地明。

一圆走无碍,光芒照八纮。

可以破诸暗,可以续祖灯。

明秀双峰顶,辉映慧云亭。

此镜实无台,请师问老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58:38

题四祖山荣老月窟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原文展示:

一室虚生白,中作满月形。
山中三万户,玉斧新修成。
时人指为月,云卧亦强名。
似月有圆相,不西沉东升。
浮云不能蔽,又无亏与盈。
是为大圆镜,由师心地明。
一圆走无碍,光芒照八纮。
可以破诸暗,可以续祖灯。
明秀双峰顶,辉映慧云亭。
此镜实无台,请师问老能。

白话文翻译:

一间空房中生出白光,正中间形成一个圆满的月亮。
山中有三万户人家,刚用玉斧修建完成。
时人称之为月亮,云层之下也固执地叫它名字。
似乎月亮有圆的形状,不会西沉也不会东升。
浮云无法遮挡它,也没有亏损与盈余。
这正是大圆明镜,师父的心地明亮。
这个圆走动没有障碍,光芒照耀八方。
可以驱散一切黑暗,可以延续祖师的明灯。
明亮秀丽的双峰顶上,映照着智慧的云亭。
这面镜子实际上没有台,请师父询问老能。

注释:

  • 虚生白: 空间中生出白色光芒。
  • 满月形: 形状像一个圆满的月亮。
  • 三万户: 形容山中居住的人数众多。
  • 玉斧: 用于比喻精美的建筑工具。
  • 云卧: 形容云彩的状态。
  • 浮云不能蔽: 浮云无法遮挡光明。

典故解析:

  • 大圆镜: 可能指的是佛教中象征智慧和觉悟的明镜。
  • 祖灯: 代表佛教的传承和智慧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禅宗思想,表现出对生命和宇宙的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戴复古游览四祖山时,受到山中宁静和自然美的启发,结合了佛教的哲理,表达了对自然与智慧的思考。

诗歌鉴赏:

《题四祖山荣老月窟》通过描绘山洞中的月光,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中以“满月形”象征着圆满与和谐,而“三万户”则暗示了人间的繁华与众生的渴望。作者借用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明亮与清净,尤其是“浮云不能蔽,又无亏与盈”一句,表现了心灵的无障碍与明澈。诗中提到的“大圆镜”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智慧的追求,揭示了通过内心的明亮来驱散生活中的黑暗。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引发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智慧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室虚生白: 描绘空房间中闪耀着白光,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2. 中作满月形: 表现出光的圆满,象征完美与和谐。
  3. 山中三万户: 强调山中居民的众多,形成对比。
  4. 玉斧新修成: 描绘山中美丽的新居。
  5. 时人指为月: 人们叫它月亮,显示出人们对美的向往。
  6. 似月有圆相: 强调光的形状与月亮的相似。
  7. 不西沉东升: 反映出时间的永恒。
  8. 浮云不能蔽: 表明明亮的光辉无法被遮挡。
  9. 又无亏与盈: 说明光明的稳定与圆满。
  10. 是为大圆镜: 暗示心灵的明亮如同明镜。
  11. 由师心地明: 指出智慧来自于内心的明亮。
  12. 一圆走无碍: 表达光明无障碍的流动。
  13. 光芒照八纮: 光辉照耀四面八方。
  14. 可以破诸暗: 光明可以驱散一切黑暗。
  15. 可以续祖灯: 延续智慧与传统。
  16. 明秀双峰顶: 描绘自然美景。
  17. 辉映慧云亭: 体现智慧与自然的结合。
  18. 此镜实无台: 说出智慧的本质。
  19. 请师问老能: 呼唤老师的启发。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光辉比作明镜,象征智慧。
  • 对仗: 诗中多处用对仗增强韵律感,如“浮云不能蔽,又无亏与盈”。
  • 拟人: 赋予自然景象以人性化的特征,如“时人指为月”。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智慧的追求,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和清晰的意象,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 象征圆满、和谐与智慧。
  2. : 代表知识、觉悟与明亮的心灵。
  3. : 自然的力量与宁静。
  4. : 变化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室虚生白”中的“白”指什么? A. 黑暗
    B. 光明
    C. 颜色
    D. 水

  2. 诗中提到的“大圆镜”象征什么? A. 自然
    B. 智慧
    C. 生命
    D. 过去

  3. 诗的最后一句“请师问老能”中“师”指的是谁? A. 自然
    B. 老师
    C. 祖师
    D. 朋友

答案:

  1. B. 光明
  2. B. 智慧
  3. C. 祖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中与自然景象的描绘相似,展示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人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词与哲学的结合》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如梦令 秋夜 如梦令 赠王三校尉宅三姑姑 如梦令 汪淑娟女史过寄园,见访口占 如梦令 如梦令·今夜荼风起 如梦令 其四 题叶欣画汉宫秋晚 如梦令·九九明词要正 如梦令 梨花 如梦令 梁汾弟说归不果 如梦令 鹦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渴怀 裸袖揎衣 大喊大吼 言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折文旁的字 赋结尾的成语 门字框的字 麤形 鼻字旁的字 豪气元龙 含饴弄孙 火齐木难 临死不恐 友风子雨 马字旁的字 短小精悍 包含御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