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5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58:38
一室虚生白,中作满月形。
山中三万户,玉斧新修成。
时人指为月,云卧亦强名。
似月有圆相,不西沉东升。
浮云不能蔽,又无亏与盈。
是为大圆镜,由师心地明。
一圆走无碍,光芒照八纮。
可以破诸暗,可以续祖灯。
明秀双峰顶,辉映慧云亭。
此镜实无台,请师问老能。
一间空房中生出白光,正中间形成一个圆满的月亮。
山中有三万户人家,刚用玉斧修建完成。
时人称之为月亮,云层之下也固执地叫它名字。
似乎月亮有圆的形状,不会西沉也不会东升。
浮云无法遮挡它,也没有亏损与盈余。
这正是大圆明镜,师父的心地明亮。
这个圆走动没有障碍,光芒照耀八方。
可以驱散一切黑暗,可以延续祖师的明灯。
明亮秀丽的双峰顶上,映照着智慧的云亭。
这面镜子实际上没有台,请师父询问老能。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禅宗思想,表现出对生命和宇宙的理解。
这首诗写于戴复古游览四祖山时,受到山中宁静和自然美的启发,结合了佛教的哲理,表达了对自然与智慧的思考。
《题四祖山荣老月窟》通过描绘山洞中的月光,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中以“满月形”象征着圆满与和谐,而“三万户”则暗示了人间的繁华与众生的渴望。作者借用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明亮与清净,尤其是“浮云不能蔽,又无亏与盈”一句,表现了心灵的无障碍与明澈。诗中提到的“大圆镜”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智慧的追求,揭示了通过内心的明亮来驱散生活中的黑暗。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引发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智慧的渴望。
整首诗传达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智慧的追求,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和清晰的意象,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一室虚生白”中的“白”指什么?
A. 黑暗
B. 光明
C. 颜色
D. 水
诗中提到的“大圆镜”象征什么?
A. 自然
B. 智慧
C. 生命
D. 过去
诗的最后一句“请师问老能”中“师”指的是谁?
A. 自然
B. 老师
C. 祖师
D.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