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0:03
荆公墓
范成大〔宋代〕
百岁谁人巧拙,一丘底处亏成。
半世青苖法意,当年雪竹诗情。
谁能在百年中掌握技巧与拙劣?
一座坟墓的底部却是破败的。
半生的青苔承载着昔日的法意,
当年的雪竹却依旧留存着诗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蕪湖,晚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词人、散文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常常以自然景物寄托自己的情感,反映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荆公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逝去光阴的追忆。开篇“百岁谁人巧拙”,以疑问句引入,展现了对人生技巧与拙劣的思考,暗示无论是聪明还是愚笨,人生终究都难逃岁月的流逝。“一丘底处亏成”则通过对坟墓的描绘,传达出生命的脆弱与终结。接下来的“半世青苔法意”,则是对过去的回顾,青苔象征着岁月的印记,承载着诗人曾经的追求与理想。而“当年雪竹诗情”则表现了对往昔的美好怀念,雪竹象征清高与纯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和对过往岁月的惋惜。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哲理,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深入探讨人生命的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短暂,向读者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往昔的怀念,强调了在时间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雪竹”象征着什么?
“百岁谁人巧拙”中的“巧拙”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