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1:29
原文展示:
薄游城南园,堕睫衣袂湿。斯人既骑箕,有客犹鼓瑟。凛然气如生,可使懦夫立。当时道义交,彪子居其一。尝试问所疑,倾倒无吝惜。逝者不可作,往访杖屦迹。欲返更徘徊,远岫邀日入,缅怀经世心,伐辐置河侧。立朝道不容,忧国意难释。敢负门下知,晨夕自警策。
白话文翻译:
我轻轻地游览城南的花园,泪水打湿了睫毛和衣袖。那位先生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如同活着一般,能够激励懦弱的人站起来。我们当时的交往基于道义,彪子是其中之一。我尝试向他请教疑惑,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逝去的人无法复生,我只能去寻访他曾经留下的足迹。想要离开却又徘徊不前,远处的山峰似乎在邀请太阳落山,我怀念他那种经世济民的心志,就像在河边放置的辐条。在朝廷中,他的正直之道不被容纳,他对国家的忧虑难以释怀。我怎敢辜负他对我的知遇之恩,日夜自我警醒,努力不懈。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1137-1216),字子安,号双溪,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关切。这首诗是他在怀念一位已故的朋友彪子时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王炎游览城南园时,触景生情,回忆起与已故朋友彪子的交往和友情,感慨万分,遂作此诗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已故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薄游城南园,堕睫衣袂湿”描绘了诗人游览时的悲伤情感,而“斯人既骑箕,有客犹鼓瑟”则通过对比,突出了逝者的精神永存。诗中的“凛然气如生,可使懦夫立”赞美了逝者的精神力量,而“当时道义交,彪子居其一”则强调了他们之间基于道义的深厚友情。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己责任的自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友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已故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己责任的自觉。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斯人既骑箕”中的“骑箕”指的是什么? A. 骑马 B. 去世 C. 旅行 D. 升天 答案:B
诗中“凛然气如生”形容的是什么? A. 逝者的精神 B. 诗人的情感 C. 自然景色 D. 音乐 答案:A
诗中“当时道义交,彪子居其一”中的“彪子”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 B. 已故的朋友 C. 客人 D. 道士 答案:B
诗中“缅怀经世心,伐辐置河侧”中的“伐辐”比喻的是什么? A. 旅行 B. 操劳 C. 休息 D. 学习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