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0:0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0:07:27
风流子(郭县尹美任)
作者: 危西麓 〔宋代〕
西风吹锦水朝天路冉冉两凫飞。
看父老袅花,苦遮去辙,儿童骑竹,争问归期。
帐簇马前纷蔽日,实绩纪行碑。
冰饮三年,从容官事,棠阴百里,悠久民思。
圣明矜遐远,关山道,应是来骤华丝。
画绣过家,莱庭彩舞斑衣。
便稳奉安舆,江南向暖,早传言语,樵曲先知。
重约旧临,倪耄迎候杭西。
这首诗描绘了西风拂过锦水,清晨的路上,两只野鸭轻轻飞翔的情景。诗人观察父老乡亲在花丛中劳作,努力遮挡着归途的尘土,儿童骑着竹子,争相询问归期。帐篷在马前聚集,遮蔽了日光,留下实绩和纪行的碑记。经历了三年的寒冷,这里的人们安然度过日子,棠树阴影下,乡民们怀念着悠久的岁月。明君的仁德虽远在天边,关山阻隔,但也应该能感受到这春天的气息。画绣经过家门,莱庭中彩舞斑衣在欢庆。安稳地供奉着皇帝的车驾,江南的暖意早已传来,樵夫们早已知晓这消息。重约旧友,再次迎候杭西的亲人。
危西麓,宋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乡土的热爱。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乡村生活,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一个春日的乡村景象,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西风、锦水、野鸭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的赞美,更传达了对乡土人情的深切关怀。
在诗中,诗人通过对父老乡亲和儿童的描写,展现了浓厚的人情味,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尤其是“儿童骑竹,争问归期”的描写,生动地体现了乡村孩童的天真与快乐,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此外,诗中提到的“圣明矜遐远,关山道”,表明了对明君的向往与期待,诗人希望在明君的治理下,民众能够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整体上,这首诗以柔和的笔调展现了乡村的生机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深思与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表现了人们对自然、家庭和友谊的深情。
“西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秋冬的到来
B. 春天的来临
C. 暴风雨
D. 炎热的夏天
诗中提到“儿童骑竹”,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快乐与天真
C. 悲伤
D. 忧虑
诗中“重约旧临”代表什么?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未来的焦虑
C. 对生活的厌倦
D. 对自然的敬畏
以上是对《风流子》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