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6:01
《风流子·金陵怀古》
作者:曹贞吉
大江流日夜,寒潮急寂寞打空城。
想玉树曲终,梁尘争落,金钗垂后,斜月低横。
如今但荒台存瓦砾,废殿走鼯鼪。
桃叶渡头,半篙春水,莫愁湖畔,一片秋声。
南唐成往事,摄山看断碣,梦里三生。
千载澄心堂纸,拨灯书名。
叹衣冠王谢,高低禾黍,文章庾鲍,冷落沙汀。
依旧龙蟠虎踞,渺渺峰青。
这首词描绘了金陵(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沧桑。大江日夜流淌,寒潮袭来,寂寞的城市显得空荡荡的。想起当年玉树临风的美人,乐曲终止时,尘埃纷纷落下,金钗轻垂,斜月低悬。如今只剩下荒凉的台基和瓦砾,废弃的宫殿里只见鼯鼪(小动物)出没。桃叶渡口,春水微漾,莫愁湖畔传来阵阵秋声。南唐的往事已成过往,摄山的石碑已被看断,梦中又回到那三生三世的情景。千年后的澄心堂纸上,拨动烛光书写着名字。感叹王谢衣冠的辉煌,禾黍的高低,文章的庾鲍(古代文学家),如今却在冷落的沙滩上。依旧是龙蟠虎踞的地形,青山渺渺,依然如故。
曹贞吉(约1715-1770),字子美,号雪坡,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古诗见长。他生活在清代中期,见证了社会的变迁与文化的盛衰,其作品常流露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故土的深情怀念。
《风流子·金陵怀古》创作于曹贞吉对金陵的怀念之际,表达了他对这座城市昔日辉煌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金陵作为南唐的故都,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诗人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情感,形成了对往昔的缅怀。
《风流子·金陵怀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金陵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底蕴。开篇以“大江流日夜,寒潮急寂寞打空城”引出诗人对金陵的思考,江水的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寒潮则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回忆起往昔繁华的场景,通过“玉树曲终”与“金钗垂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中的意象丰富,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比如“桃叶渡头,半篙春水,莫愁湖畔,一片秋声”,这些景物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渗透了诗人的情感,表现了对金陵的眷恋与无奈。最后,诗人以“龙蟠虎踞,渺渺峰青”结束,既传达了对金陵美丽地势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历史辉煌的深切怀念。
整首词在意象营造、情感表达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体现了曹贞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词表达了对金陵历史的缅怀与对过往繁华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怀古的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中提到的“玉树”象征什么?
诗中的“桃叶渡头”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诗人对南唐的感情是:
曹贞吉《风流子·金陵怀古》与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