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莎行》

时间: 2025-05-02 20:22:28

诗句

养气全神,至精坚固。

琅函浊质奚能悟。

心珠跃入太虚中,玉婴神变通玄户。

赶退金乌,趁回玉兔。

凝阳点化升仙去。

清音香送别瑶台,真人醉卧蓬莱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2:28

原文展示

《踏莎行》 作者:侯善渊 〔元代〕

养气全神,至精坚固。
琅函浊质奚能悟。
心珠跃入太虚中,
玉婴神变通玄户。
赶退金乌,趁回玉兔。
凝阳点化升仙去。
清音香送别瑶台,
真人醉卧蓬莱务。

白话文翻译

全诗的意思是:
养气练心,使精神集中而坚固,
琅函中的浑浊物质又怎能领悟深奥的道理?
心珠在太虚中跃动,
玉婴神妙变化,通达玄妙之门。
驱赶金乌,迎回玉兔,
凝阳点化,使我得以升仙。
清音和香气送我离开瑶台,
真人在蓬莱醉卧,安心享受。

注释

  • 琅函:指盛物的器具,暗指身心的载体。
  • 浊质:指身心的杂念和浑浊,无法领悟真理。
  • 心珠:心灵的明澈和智慧。
  • 太虚:指无形无相的虚空,象征道理的深奥。
  • 金乌:指太阳,寓意光明和热力。
  • 玉兔:指月亮,象征阴柔和清静。
  • 凝阳:指阳光的凝聚,象征灵气的汇聚。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代表理想的境地。
  • 真人:指得道成仙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侯善渊,元代诗人,生平较少资料,但以其道教文化背景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道家思想为基础,追求精神的自由与逍遥。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元代,正是道教文化盛行的时候。诗人在政治动荡的背景下,借助诗歌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出当时士人的精神状态。

诗歌鉴赏

《踏莎行》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意境的作品,诗人通过对道教思想的阐述,表达了对修道升仙、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全诗以“养气全神”为开篇,强调了内心修炼的重要性。接下来的“琅函浊质奚能悟”则揭示了身心的杂质如何影响人的领悟,体现出一种从内到外的修炼过程。

“心珠跃入太虚中”展现了心灵的自由与升华,象征着诗人对无边无际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接下来的“赶退金乌,趁回玉兔”则象征着对阳光和月光的把握,隐喻着对时间的利用与转换,表达了一种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最后“真人醉卧蓬莱务”则将整首诗的理想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意悠远,意境深邃,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超脱现实的仙境之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养气全神,至精坚固:通过调养气息,集中精神,达到一种精炼坚固的境地。
  2. 琅函浊质奚能悟:身心的杂质影响了领悟道理的能力。
  3. 心珠跃入太虚中:心灵的明亮在无边的虚空中跳跃,象征着自由。
  4. 玉婴神变通玄户:象征着智慧的变化与深奥道理的通达。
  5. 赶退金乌,趁回玉兔:运用时间的变化,象征着对阴阳的把握。
  6. 凝阳点化升仙去:阳光的凝聚使人能够获得灵气,升华为仙。
  7. 清音香送别瑶台:美好的声音和香气送我离开理想的境地。
  8. 真人醉卧蓬莱务:得道之人安然享受在蓬莱仙境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珠跃入太虚中”,将心灵的明澈比作珠子,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赶退金乌,趁回玉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将阳光、清音等赋予了人的特质,使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思想的向往,强调内心修炼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金乌:象征阳光,代表光明与希望。
  • 玉兔:象征月亮,代表阴柔与宁静。
  • 心珠:象征智慧与明澈的内心世界。
  • 瑶台:理想的生活境地,代表追求的终极目标。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人生的理想与逍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琅函浊质”是什么意思? A. 明亮的物体
    B. 浑浊的心灵
    C. 深奥的道理
    答案:B

  2. “心珠跃入太虚中”所表达的意象是? A. 身体的自由
    B. 心灵的明亮
    C. 物质的追求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真人”指的是? A. 普通人
    B. 达到修道成仙的人
    C. 历史人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庐山谣》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踏莎行》均表现了对理想与自然的向往,但前者更显孤独与思乡之情,后者则更倾向于追求精神的超脱与逍遥。
  • 《庐山谣》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与《踏莎行》的道教思想形成对比,后者更注重内心世界的修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元代诗词选》
  2. 《道教文化研究》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踏莎行》的文化背景和诗意。

相关查询

枸杞 江神子(冬景) 戏人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于潜女 次韵徐仲车 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余往见之。尝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隳慢 自生自死 弓字旁的字 狗头军师 風字旁的字 旁穿 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夸大其辞 单人旁的字 不入时宜 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色作 迁延时日 踏竹马 靣字旁的字 官高爵显 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