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53
非露非珠,轻抛暗洒都成串。
梨花庭院锁黄昏,落处无人见。
曾替君王洗面。更咽断一声河满。
湘妃翠竹,司马青衫,模糊难辨。
南浦春归,送君惟有盈盈眼。
也同江水向东流,莫问愁深浅。
记得昭阳路远。湿遍了秋风团扇。
海棠枝上,杜宇声中,几多哀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泪水如珠子般轻轻洒下,梨花庭院在黄昏中显得更加孤寂。无人见证这份忧伤,曾为君王洗面,如今却只能咽下无尽的悲恨。湘妃竹林和司马青衫的身影,模糊而难以分辨。春天已归南浦,送别的只有盈盈泪眼。江水向东流去,愁情也随之而去,无需探问深浅。记得那遥远的昭阳路,秋风习习,扇子也沾满了泪水。海棠树上,杜宇的鸣叫中,满是哀怨。
刘鹏年,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借用历史典故与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常以女性的视角出发,表现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此诗作于一个愁苦的时刻,可能是对离别、失去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思考与情感。
这首《烛影摇红 咏泪》,通过轻柔的语言与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哀愁氛围。诗中以“非露非珠”开篇,便将泪水与珍珠相提并论,强调其珍贵与脆弱。接着,梨花庭院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美。黄昏的落寞与无人见证的悲伤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反映了内心的孤独。
“曾替君王洗面”的句子,表现出对过去的追忆与无奈,似乎在暗示一种失落的身份与地位。随后的湘妃翠竹与司马青衫,借用典故令人联想到历史中的悲剧人物,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南浦春归”则标志着离别的情感,盈盈的泪水送走了曾经的美好,流向了不知何处的江水。诗的最后几句,回归到个人的内心世界,提到秋风与海棠,展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与无尽的哀怨,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讲究,层层递进,情感的深度与细腻令人动容。它不仅是对眼泪的咏叹,更是对人生无常、离别愁绪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探讨了离别、失落与孤独的人生哲理。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借用历史典故,展现了更普遍的人生思考,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共鸣。
“非露非珠”中“露”指的是什么?
诗中“梨花庭院锁黄昏”表达了什么情感?
“南浦春归”中的“春”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