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2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20:06
烛影摇红 答青城石室
作者: 赵熙 〔清代〕
秋雨重阳,举家黄叶声中过。
一诗和梦到荣州,人语江楼坐。
谁遣君悲似我。
诉知心凉蛩两个。
峭帆挝鼓,烟寺鸣钟,不听犹可。
八十松风,甚时傍而图书卧。
菊花寻到鬓边霜,顾影如何躲。
消得江心几舵。
送浮生两三渔火。
石田茅屋,棋局神州,判将长饿。
在重阳节的秋雨中,整个家庭沉浸在黄叶飘落的声音中。
我在梦中和诗中回到了荣州,坐在江边的楼阁里听人们交谈。
是谁让你也像我一样感到悲伤?
在这凉意袭人的秋夜,诉说着心中两只凉蛩的情意。
高高的帆船打着鼓,远处的烟雾缭绕的寺庙敲响了钟声,若不去听也无妨。
在八十岁的松风下,我常常在旁边卧着读书。
菊花开到鬓边已生霜,自己该如何躲避这光景?
在江心有多少舵可以消磨?
送走浮生的两三点渔火,
在石田茅屋下,棋局在神州之中,我却因此而饥饿。
作者介绍:赵熙,清代诗人,以豪放的风格和浓厚的情感著称。他的诗常常蕴含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正值秋雨绵绵,诗人感怀时光流逝,思念故乡和亲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哲思。
《烛影摇红》不仅是一首描绘秋季景象的诗,更是对人生苦短的感慨。诗中通过重阳节的背景,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开头的“秋雨重阳”营造了一个凄清而又温暖的氛围,而“举家黄叶声中过”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家庭团聚的温情,然而在黄叶飘落的背景下,诗人却不禁感到一丝悲凉。
诗中“谁遣君悲似我”,以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接下来的描绘中,诗人通过“峭帆挝鼓,烟寺鸣钟”的意象,展示了即使在远离的地方,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份孤独与渴望。最后提及“渔火”,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意象生动,情感真挚,体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观察,抒发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命苦短的哲学思考。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刻,令人感同身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答案:B
“谁遣君悲似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幸福
B. 悲伤
C. 无奈
答案:B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A. 忘记
B. 思念
C. 轻视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