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1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13:18
我有尘外想,长悬山水间。
昨逢金华客,因问青萝山。
青萝几千仞,翠色净如洗。
江上见数峰,分明紫霞里。
缅慕宋夫子,高栖在丘樊。
扣舷沿桂溆,翻帙上松门。
幽寻聆涧淙,静坐看庭绿。
著书三径荒,饮水一瓢足。
昔在山中住,声名天下闻。
一朝被徵起,长笑下秋云。
官联玉堂署,诏入金銮殿。
元史公是非,雄文掞雷电。
今年谢山县,稽礼移春官。
并结芙蓉绶,仍餐苜蓿盘。
翩翩霞上鸾,皎皎雪中鹤。
振佩朝天衢,回车睇云壑。
自从出山远,芳草满岩扃。
弟子感时雨,里人瞻德星。
岂无京华乐,秪念山房好。
恒恐归来迟,青萝笑人老。
仙岩勘灵笈,禹穴探古辞。
此意在千载,世人安得知。
我心中有超凡脱俗的想法,长久悬浮在这山水之间。昨晚碰到了金华的客人,便问起青萝山的情况。青萝山高达几千仞,苍翠的颜色如同洗净一般。在江边看到几座山峰,清晰可见在紫霞之中。
我怀念宋夫子,他高居在丘陵之间。轻轻敲船舷,沿着桂水涟漪,翻阅书卷至松门。幽静地寻找溪流的声音,静坐观赏庭院的绿意。书写的三条小径已然荒芜,饮水一瓢便足够了。
昔日我在山中居住,声名远播。一天被征召,笑着看着秋云飘过。官职联结于玉堂之中,被召入金銮殿。元史公的是非,豪情如雷电般响亮。
今年我在谢山县,举行春官的礼仪。还结下了芙蓉的绶带,继续享用苜蓿的佳肴。飘然而至的仙鹤,皎洁的雪中白鹤。佩剑走在朝天的街道上,回车眺望云壑。
自从出山后,芳草覆盖了岩石的门扉。弟子感受到时雨的滋润,乡里的人仰望着德星。难道没有京城的欢乐,只是念念不忘山房的安逸。常常担心回来的迟,青萝却笑我渐渐老去。
在仙岩探寻灵符,寻访古人的遗辞。此种情怀在千载之后,世人又怎能知晓?
刘崧,明代诗人,号静庵,生平事迹鲜少存录,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以自然山水为题材,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理想。
《青萝山房诗为金华宋先生赋》创作于明代,诗人在山水之间感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提到的金华客和宋夫子,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交往和对文人风采的敬仰。
《青萝山房诗为金华宋先生赋》是刘崧对山水和文人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尘世的超然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篇即以“尘外想”点明主题,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超越。诗人通过对青萝山的描绘,将其理想化,展现出心中宁静的理想栖息地。
在诗中,诗人与金华的客人相遇,交流着对青萝山的赞美,随后又引入宋夫子的身影,体现出对历史文人的敬仰与怀念。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青萝山的翠绿、江上的峰峦描绘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美。
随着诗歌的发展,刘崧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不屑,尽管曾经名声在外,却也因此被卷入权力的漩涡。他在诗中反思了自己的生活选择,表达了对归隐山林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出世的情怀。最后,诗人以“青萝笑人老”收尾,暗示时光流逝,唯有自然中守望的宁静是永恒的。
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与抱负,给读者以深思与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文人的敬仰,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青萝山的描绘,诗人展现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深刻反映了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青萝山”象征什么?
“昨逢金华客”中“金华”指代的是?
诗中提到的“青萝笑人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刘崧与王维的诗作都强调山水之间的人生哲学,但刘崧更为直白地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而王维则更多地渗透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境界。两者在形式和内容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人个性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