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雉兔者》

时间: 2025-05-09 02:23:52

诗句

所猎一何酷,终年耗林麓。

飞走如未空,贪残岂知足。

尝闻猎书史,可以鉴荣辱。

尝闻猎贤良,可以霸邦国。

如何纵网罗,空成肥骨肉。

和济俱不闻,曷所禳颠覆。

谁能为扣天地炉,铸此伤生其可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3:52

原文展示:

雉兔者
作者:苏拯

所猎一何酷,终年耗林麓。
飞走如未空,贪残岂知足。
尝闻猎书史,可以鉴荣辱。
尝闻猎贤良,可以霸邦国。
如何纵网罗,空成肥骨肉。
和济俱不闻,曷所禳颠覆。
谁能为扣天地炉,铸此伤生其可乎!


白话文翻译:

这猎物是多么残酷啊,整年都在消耗山林。
飞走的鸟儿似乎在空中无所畏惧,贪婪地不知满足。
我曾听说猎取的书籍和历史,可以用来鉴别荣辱。
我也曾听说猎取贤良之士,可以用来统治国家。
然而,纵使设下重重网罗,最终只会留下肥大的骨头和肉。
和谐的声音都听不见,又如何能祈求消除动荡呢?
谁能在天地之间铸造出这种让生命受伤的器物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残酷、无情。
  • 林麓:山林的边缘或脚下。
  • 贪残:贪婪而残忍。
  • 荣辱:荣誉与耻辱。
  • 霸邦国:统治国家。
  • 纵网罗:设置网罗,捕捉猎物。
  • 和济:和谐的声音。
  • 颠覆:动荡、破坏。
  • 天地炉:比喻造物的地方。

典故解析:

  • “猎书史”:指通过历史书籍可以获得的教训和智慧。
  • “猎贤良”:指对有才之人与贤德之士的追求,象征一种政治策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拯,唐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对人性的思考。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关注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中期社会动荡,皇权与士人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诗人通过对猎物的描写,反映出对权力斗争与人性贪婪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雉兔者》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猎物的描绘,传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性贪婪的忧虑。开篇即以“所猎一何酷”揭示了猎人的无情与残酷,暗喻社会上权力者对弱者的压迫。诗中“飞走如未空”暗示猎物在面对危险时的无所畏惧,实际上反映出人们在追求名利时的盲目与贪婪。

接下来的“尝闻猎书史,可以鉴荣辱”让人思考历史的教训,提醒人们要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而“尝闻猎贤良,可以霸邦国”则揭示了对贤良之士的捕捉与利用,反映出政治权力与个人道德之间的矛盾。最后的“谁能为扣天地炉,铸此伤生其可乎”更是以质问的口吻,表达了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深深反思。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从对猎物的悲叹,逐渐延伸至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所猎一何酷:开篇直入主题,揭示猎者的残酷。
  • 终年耗林麓:指猎物的消耗,使自然环境受到破坏。
  • 飞走如未空:比喻猎物在逃避中展现出无所畏惧。
  • 贪残岂知足:揭示人类的无尽贪婪。
  • 尝闻猎书史:提到历史的教训与反思。
  • 可以鉴荣辱: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 尝闻猎贤良:指对贤良之士的捕捉。
  • 如何纵网罗:反问设网捕猎的结果。
  • 空成肥骨肉:最终只留下空壳。
  • 和济俱不闻:和谐之声消失。
  • 曷所禳颠覆:对动荡局势的无奈。
  • 谁能为扣天地炉:质问人类的自我毁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猎物与人类行为相提并论。
  • 反问:加强语气,引发读者思考。
  • 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性中的贪婪与自私,借助猎物的遭遇反思社会的阴暗面,提醒人们珍惜自然与德行,警惕权力的腐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猎物:象征被压迫者。
  • 猎人:象征权力者或贪婪的人。
  • 书史:象征历史教训。
  • 贤良:象征道德与智慧。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对社会与人性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飞走如未空”意指什么?

    • A. 飞鸟无处可去
    • B. 飞鸟在空中自由
    • C. 飞鸟被捕获
  2. “尝闻猎书史”中的“猎”字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

    • A. 捕猎
    • B. 学习
    • C. 记录
  3. 诗人通过何种手法强调贪婪的无止境?

    • A. 比喻
    • B. 反问
    • C. 排比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将苏拯的《雉兔者》与杜甫的《兵车行》进行比较,两者均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人性黑暗。苏拯侧重于对猎物的描绘,隐喻人类贪婪;而杜甫则通过对战争的描写,直接反映了人民的苦难。两首诗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主题相似,均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收录唐代诗人作品。
  2. 《古诗词鉴赏》——分析古诗词的技巧与方法。
  3. 《诗词的魅力》——探讨诗词背后的文化与历史。

相关查询

清平乐 其十八 清平乐 其二 乌喇特前旗道中 清平乐 清平乐 其十一 清平乐 梦中得句云“镇夜思量较可,只是露凉如水,莫到中庭”,不省其为何调也,因广其意赋此 清平乐 清平乐 倚云兄为燕婷制《小梅窗填词图》附题寄意 清平乐·青松偃蹇 清平乐 次前韵 清平乐 玳柄素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龝字旁的字 十结尾的成语 何肉周妻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挟冰求温 年老力衰 船结尾的成语 抠心挖胆 血字旁的字 淮河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大好 施医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虫字旁的字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抟弄 靑字旁的字 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