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浣溪沙》

时间: 2025-04-26 02:51:30

诗句

春到衡门病滞苏。

力强犹可驾柴车。

少年狂望一时无。

清坐不堪肌起粟,高谈还喜唾成珠。

红裙痴笑雪如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1:30

原文展示

《浣溪沙》

春到衡门病滞苏。力强犹可驾柴车。少年狂望一时无。清坐不堪肌起粟,高谈还喜唾成珠。红裙痴笑雪如须。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到衡山的门口,我因病滞留在这里。虽然身体还算强健,但也只能勉强驾驶柴车。年轻时豪情万丈,却无奈一时的无所作为。坐在清幽的环境中,已经无法忍受身体日渐消瘦,谈笑间却还喜欢用唾沫来比喻珍珠般的美好。红裙女子在一旁痴笑,宛如雪花飘舞。

注释

  • 衡门:指衡山的山门,象征着门口的春天。
  • 病滞苏:因病而滞留,苏指苏醒、恢复。
  • 柴车:用来比喻劳作的工具。
  • 清坐:在清静的环境中静坐。
  • 唾成珠:形容口才出色,用唾沫说出的言辞像珍珠一样珍贵。
  • 红裙:指穿红裙的女子,象征青春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诗人因病滞留在衡山,抒发了对青春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反映了个人命运与自然交融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王之道的《浣溪沙》以春天为背景,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青春的渴望。诗中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与个人身心的病痛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过往青春的怀念与对当前境遇的无奈。前半部分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现出生命的活力和希望,却又因“病滞”而感到无奈,这种矛盾的情感贯穿始终。

“力强犹可驾柴车”的自嘲,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能力的自信;而“少年狂望一时无”则表现出对年轻时光的追忆和对现状的失落。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清坐不堪肌起粟”,表达了对自身衰老的感叹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最后,“红裙痴笑雪如须”带出了青春的活力和美好,使整首诗在忧伤中透出一丝温暖,展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到衡门病滞苏:春天到了,但我因病滞留在这里,感到无奈。
  2. 力强犹可驾柴车:虽然身体还算强健,仍能劳作。
  3. 少年狂望一时无: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如今却没有成就。
  4. 清坐不堪肌起粟:静坐在清静的环境中,无法忍受身体逐渐消瘦。
  5. 高谈还喜唾成珠:谈论时喜爱用唾沫比喻珍贵的事物,显示口才。
  6. 红裙痴笑雪如须:红裙女子的笑声如雪花般轻盈动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唾成珠”比喻口才的珍贵。
  • 对仗:如“春到衡门”与“病滞苏”的对比。
  • 拟人:赋予自然以生命,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自身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以及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与希望。
  • :象征个人的无奈与衰老。
  • 红裙:代表青春的活力与美好。
  • :象征珍贵的事物与口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浣溪沙》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王之道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唾成珠”意指什么?

    • A. 珍贵的口才
    • B. 美丽的舞蹈
    • C. 甜美的歌曲
    • D. 珍稀的宝物
  3. 诗人因何原因滞留在衡门?

    • A. 享受春光
    • B. 因病
    • C. 游玩
    • D. 写作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
  • 苏轼《水调歌头》:探讨人生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王之道《浣溪沙》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诗均表达了对青春的追忆,但王之道更侧重于身体的无奈和生命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倾向于情感的细腻和生活的愉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王之道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幽恨诗 黄墅晴霞 登黄鹤楼 夜至西湖对月独坐 芭蕉雨 秋雨 临江仙 秋初即事 紫菊 春菊 石菊 其二 燕脂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相生 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獠面 长字旁的字 零敲碎受 巳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处之绰然 一定之计 性命交关 奇花名卉 生水 卖主求荣 全受全归 足字旁的字 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