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9:47
桃源忆故人(追和东坡韵呈曾倅子修三首)
作者: 王之道
逢人借问春归处。
遥指芜城烟树。
收尽柳梢残雨。
月闯西南户。
游丝不解留伊住。
漫惹闲愁无数。
燕子为谁来去。
似说江头路。
遇到人问春天归来的地方,我远远地指向那芜杂的城外烟树。
柳梢上的残雨已然收尽,月光悄然透过西南的窗户。
轻盈的游丝不知如何留住她,心中不禁生出无数的闲愁。
燕子究竟是为了谁来回飞去,仿佛在诉说着江边的道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展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之道与友人曾倅子修相聚之时,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对故人的怀念,情感真挚而细腻,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友情的追求。
《桃源忆故人》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故人的思念。全诗以“逢人借问春归处”开篇,设问引入,展现出一种寻春的情怀。接着,诗人通过“遥指芜城烟树”描绘出春天的模糊景象,给人一种遥远而亲切的感觉。
“收尽柳梢残雨”一句,展现了春雨的柔和与渐渐消逝的季节感,诗人借此表达对春天的珍惜与留恋。随后“月闯西南户”则暗示夜晚的宁静与思念的加深,月光的照耀仿佛将思绪拉回到与故人相聚的温馨时光。
“游丝不解留伊住”则运用了游丝的意象,象征着难以捉摸的情感与思念,诗人在此处感叹自己对故人的思念如同那游丝般轻盈却又无形。最后,诗人以“燕子为谁来去”结束,正是燕子飞来的象征,寄托着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春天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展现出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审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亲情与友情的珍惜,反映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芜城”指的是:
A. 一座繁华的城市
B. 杂乱的城市
C. 一处空旷的地方
诗人借“游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思念
C. 快乐
燕子在诗中象征:
A. 冬天
B. 旅途
C. 春天的归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