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长安小主人》

时间: 2025-05-04 03:48:25

诗句

上清真子玉童颜,花态娇羞月思闲。

仙路迷人应有术,桃源不必在深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8:25

赠长安小主人

原文展示:

上清真子玉童颜,
花态娇羞月思闲。
仙路迷人应有术,
桃源不必在深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可爱的主人,他面容如玉,花姿娇羞,似乎在月光下悠然自得。要想走上神仙的路,迷人的景象自有其方法,桃源的美景并不一定要在深山中才能找到。

注释:

  • 上清:道教中的一个境界,指清静之境。
  • 真子:指道教的神仙,通常用来形容年轻、纯真的人。
  • 玉童颜:形容人面容如玉,象征美丽。
  • 花态娇羞:比喻女子的姿态如花般娇羞。
  • 月思闲:在月下思索,享受闲暇。
  • 仙路:通向仙界的道路。
  • 桃源:指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乡,象征着世外桃源,幸福安宁的地方。

典故解析:

该诗所提及的“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境界。同时提到的“仙路”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反映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富有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唐代的一次聚会或游宴中写成,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小主人的描绘,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纯真。上句“上清真子玉童颜”中的“玉童颜”不仅描绘了主人美丽的外貌,也象征着心灵的纯洁与无邪。紧接着的“花态娇羞月思闲”,则将主人置于一个优雅的环境中,月光下的宁静与思考显得格外动人。后两句则通过“仙路迷人应有术”表达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强调只要具备一定的智慧和能力,理想的境界就能实现。同时,诗人用“桃源不必在深山”暗示,幸福与理想的生活不一定要在遥远的地方,只要心中向往,随时可以找到。整首诗在流畅的韵律中,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上清真子玉童颜:描述主人如同道教中仙人般的美丽,面容如玉,清新脱俗。
    2. 花态娇羞月思闲:展现主人在月光下的优雅与闲适,既美丽又有内涵。
    3. 仙路迷人应有术:表明要通往理想的境地需要技巧和智慧。
    4. 桃源不必在深山:强调理想生活并不局限于偏远之地,只要有心,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童颜”比喻主人美丽的容貌。
    • 拟人:将花态与娇羞结合,赋予花以人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理想中的美丽与恬静,传达了对青春与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上清:道教文化的象征,代表清净与理想。
  • :象征美丽与珍贵。
  • :象征青春与美好。
  • :象征宁静与思考。
  • 桃源:象征理想与幸福的栖息地。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源”出自哪个作品?

      • A. 《楚辞》
      • B. 《桃花源记》
      • C. 《红楼梦》
    2. "仙路"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通往理想生活的道路
      • B. 一条山路
      • C. 游玩的道路
    3. 诗中的“月思闲”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伤感
      • B. 宁静与思索
      • C. 激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李涉的“赠长安小主人”与王维的“鹿柴”均表现出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李涉更侧重于青春的活力与人情,而王维则更多地体现出对大自然的深沉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李涉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怀弟 野兴 九日集徐郎中汝思宅得杯字 夏夜集冯员外汝言举子汝强宅赋得花字 寄怀许伯诚 东园秋夜柬知己 架边 除夕徐子与宅得年字 展重阳 渔父辞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疑邻盗斧 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稔恶不悛 舟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搉筦 嚼穿龈血 盲风怪云 辰字旁的字 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还形烛 宣饮 著书立言 毕力同心 反裘负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