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展重阳》

时间: 2025-04-28 07:41:50

诗句

茱萸遍插话前因,菊酒重开不厌陈。

生恐刘郎仍搁笔,题糕胆怯到诗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41:50

展重阳

作者: 吕鹰扬 〔清代〕

原文展示:

茱萸遍插话前因,
菊酒重开不厌陈。
生恐刘郎仍搁笔,
题糕胆怯到诗人。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大家都插上茱萸,谈论着节日的由来;菊花酒再次斟满,令人不厌其烦地回味着往日的欢聚。担心的是刘郎(指李白)还没有写好诗,无法勇敢地在糕点上题字,让诗人感到不安。

注释:

  •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时插在头上以祈求平安。
  • 菊酒:用菊花酿成的酒,重阳节饮用。
  • 刘郎:指代李白,意指诗人。
  • 搁笔:指停止写作。
  • 题糕:在糕点上作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鹰扬,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以节日、自然景观作诗,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风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重阳节,反映了诗人对节日习俗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诗歌鉴赏:

《展重阳》以重阳节为背景,展现了节日的氛围与人们的情感。诗中通过茱萸与菊酒的描写,渗透出浓厚的节日气息。茱萸的插戴是重阳节的传统,象征着对健康长寿的向往;而菊酒则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焦虑,反映了文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与敬畏。整体而言,诗歌不仅有节日的欢愉,还有对文学创作的沉思,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茱萸遍插话前因:描绘重阳节人们插茱萸的情景,表明节日的习俗与文化背景。
    2. 菊酒重开不厌陈:描绘人们在重阳节饮用菊酒的场景,表达对美好回忆的留恋。
    3. 生恐刘郎仍搁笔:传达诗人对李白的敬仰以及对创作的期待与焦虑。
    4. 题糕胆怯到诗人:表现诗人在面对创作时的紧张与不安。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茱萸与菊酒象征着节日的传统与文化。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重阳节的习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情感。

意象分析:

  • 茱萸:象征着健康与长寿,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菊酒:象征着欢聚与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诗人:代表了文人对文艺创作的执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插茱萸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祈求平安
    B. 追求财富
    C. 渴望名声
    D. 祝愿爱情

  2. 诗中的“刘郎”指的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维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重阳席上赋白菊》——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描写重阳节,但更多表达了思乡之情,而吕鹰扬的《展重阳》则侧重于对节日文化的探索和诗人创作的心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吕鹰扬研究》
  • 《重阳节文化习俗探讨》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惜春 依韵和董弥大郎中祷雨诗 题王司理持平堂 经慈涧题 失白鹰 塞上忆汶水 送章章甫赴永昌司理 其二 送章章甫赴永昌司理 其一 月夜集帅少府从龙署中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军令状 一射之地 女字旁的字 细入毫芒 文字旁的字 搥床捣枕 父字头的字 千条万端 突飞猛进 鬯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取灯儿 冶铸 群山四应 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入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