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4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45:13
原文展示:
云槎轩 倪瓒 〔元代〕 已比沟中断,空思海上浮。 随云秋汎汎,贯月夜悠悠。 无路通河汉,凭谁问女牛? 漂摇非有待,吾道付沧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漂泊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沟中断”比喻自己被困于狭隘的环境,“海上浮”则是对自由的渴望。秋天的云随风飘荡,夜晚的月光洒满大地,诗人却感到无路可通向天河,无人能问津牛郎织女的故事。漂泊无依,却并非有所期待,而是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广阔的沧洲。
注释:
诗词背景:
倪瓒(约1301-1374),元代诗人,字元镇,号云林子,江苏无锡人。他的诗风清新淡远,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这首《云槎轩》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对自由理想的向往。元代社会动荡,文人多有漂泊之感,倪瓒的诗作也常带有这种时代的烙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云和月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首联通过对“沟中断”和“海上浮”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被困于狭隘的环境,另一方面渴望自由漂泊。颔联和颈联通过“随云”和“贯月”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矛盾,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即使漂泊无依,也要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广阔的沧洲。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展现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的坚持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沟中断”比喻什么? A. 自由漂泊 B. 被困于狭隘的环境 C. 高远的理想 D. 遥不可及的爱情
诗中的“海上浮”象征什么? A. 被困于狭隘的环境 B. 自由漂泊 C. 高远的理想 D. 遥不可及的爱情
诗中的“随云秋汎汎,贯月夜悠悠”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由的向往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理想的执着 D.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中的“无路通河汉,凭谁问女牛?”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由的向往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理想的执着 D.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答案:1. B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