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6:53
原文展示:
赠沈文举 倪瓒 〔元代〕
波光浮草阁,苔色上春衣。 杨柳莺啼邃,樱桃鸟啄稀。 荣名非所慕,登览竟忘归。 泖水宜修禊,重来坐钓矶。
白话文翻译:
波光映照着草阁,青苔色染上了春衣。 杨柳间黄莺深啼,樱桃上鸟儿啄食稀。 荣名并非我所向往,登高远望竟忘了归途。 泖水适合举行修禊,再次来此坐在钓矶之上。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瓒(约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表达隐逸之情。此诗赠予友人沈文举,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多追求隐逸生活。倪瓒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日湖边的宁静画面。波光、苔色、杨柳、樱桃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的“荣名非所慕,登览竟忘归”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而“泖水宜修禊,重来坐钓矶”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元代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通过描绘春日湖边的宁静景色,诗人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泖水”指的是什么? A. 一条河流 B. 一个湖泊 C. 一片海洋 答案:B
诗人通过“荣名非所慕,登览竟忘归”表达了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自然美景的沉醉 C. 对隐逸生活的厌恶 答案:B
诗中的“修禊”是什么意思? A. 一种祭祀活动 B. 一种风俗习惯 C. 一种娱乐活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