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4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49:30
喜雨五首
作者:刘克庄 〔宋代〕
点点沃枯焦,声声伴寂寥。
五更初听雨,千载后闻韶。
全诗翻译:
细雨滋润着干枯的土地,雨声伴随着寂寞的心情。清晨五点钟时,第一次听到雨声,仿佛在千年之后也能听到那动人的乐曲。
“千载后闻韶”可以理解为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韶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着美好的音韵和文化传承。在诗中,不仅是对雨的感慨,也隐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雪舟,晚号醉白,江苏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以豪放的词风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时事等,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描写雨的细腻感受,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刘克庄的《喜雨五首》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雨与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首句“点点沃枯焦”生动描绘了雨水的细腻和滋润,仿佛可以感受到雨滴轻轻落下的声音,既有物质上的滋润,也暗示着心灵的慰藉。接着“声声伴寂寥”中的“声声”强调了雨声的清晰与细腻,而“寂寥”二字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
“五更初听雨”是一个极具画面感的意象,清晨时分,万物复苏之际,雨声响起,仿佛是大自然为人类送来的祝福。而“千载后闻韶”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尽管生活艰难,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永恒不变,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人与自然、人与自我情感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雨的欣喜与对人生的哲思,充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诗中“点点”指的是?
诗人通过“声声伴寂寥”想表达什么?
“千载后闻韶”中的“韶”指的是什么?
答案:1. A 2. B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