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口数粥行》

时间: 2025-04-30 09:26:59

诗句

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杓轑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

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

全家团栾罢晚饭,在远行人亦留分。

褓中孩子强教尝,余波遍沾获与臧。

新元叶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万福;物无疵疠年谷熟,长向腊残分豆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6:59

诗词名称: 口数粥行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原文展示:

(省略)

白话文翻译:

家家户户在腊月二十五时,像珠子一样的米和豆在大锅里煮着,分口数着来吃。疫鬼闻到香味就逃无处可去。磨成姜屑的桂皮浇上蔗糖,滑腻甘甜无比,胜过黄粱美梦。全家团圆吃完晚饭,远道而来的亲人也留了份。怀中的小孩强要尝一口,余波遍沾,得与分享。新元的气息调和着玉烛,天行已过,万福降临,年谷丰收,继续在腊月的尾声分豆粥。

注释:

  • 腊月二十五:农历腊月的二十五日,传统的祭祀和团圆日。
  • 疫鬼:指疫病鬼怪,形容疾病的危险。
  • :指桂皮,调味品之一。
  • 黄粱:指美梦,这里用来形容食物的美味。
  • 团栾:指家庭团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仲淹,号石湖,南宋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腊月,正值传统节日,表达了对家人团圆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丰收的喜悦。

诗歌鉴赏:

《口数粥行》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腊月二十五的传统习俗,表现了浓厚的家庭氛围与节日的欢愉。诗中以“家家腊月二十五”开篇,直接引入主题,展现了节日的普遍性。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米和豆在大锅里煮的场景,象征着团圆的温暖。特别是“疫鬼闻香走无处”,不仅展现了粥的美味,更暗含了对健康的渴望。接下来的“滑甘无比胜黄粱”,将美食的诱惑与家庭团聚的甜蜜结合在一起,突显了节日的特殊意义。全诗最后以“万福物无疵疠年谷熟”作为结束,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家家腊月二十五”:设置场景,强调普遍性。
    • “淅米如珠和豆煮”:描绘食物的美丽与丰盛。
    • “疫鬼闻香走无处”:隐喻病痛被美好生活驱散。
    • “滑甘无比胜黄粱”:强调美味,传达幸福感。
    • “全家团栾罢晚饭”:突出家庭团聚的温馨。
    • “在远行人亦留分”:表达对远方亲人的关心。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淅米如珠”,生动形象。
    • 拟人:疫鬼闻香而逃,赋予抽象事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滑甘无比胜黄粱”,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家庭团圆、节日欢庆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意象分析:

  • 腊月:象征着团圆和新的开始。
  • :代表家常美味,承载着温情与关爱。
  • 疫鬼:象征着对健康的期盼和对生活的珍惜。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一天?
      • A. 正月初一
      • B. 腊月二十五
      • C. 七夕
    2. 诗中提到的美味食物是什么?
      • A. 饺子
      • B. 粥
      • C. 馒头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元日》王安石
    • 《除夜作》戴叔伦
  • 诗词对比:王安石的《元日》也表现了节日的喜庆,但更多地聚焦于新年的期望与祝福,而范成大的《口数粥行》则强调了家庭团聚的温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梅花•过鹦鹉洲 望梅花 望梅花 绝交 望梅花 望梅花 寿师道真人 望梅花·寒梅堪羡 望梅花 衲袄 望梅花 岭南至日,梅花盛开 望梅花·一阳初起 昼锦堂 初夏洪畏轩廷尉草堂初成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鸡鸣戒旦 振衣提领 方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深图远虑 纸开头的成语 磨砖作镜 山门 气字旁的字 使开头的成语 夕字旁的字 蚁窠 青字旁的字 纲常扫地 包含蟆的词语有哪些 谳事 因数 长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