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陶时运四首》

时间: 2025-05-03 22:54:39

诗句

旦朝丁丁,谁款我庐。

子孙远至,笑语纷如。

剪{髻下吉换米}垂髫,覆此瓠壶。

三年一梦,乃复见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4:39

原文展示

苏轼的《和陶时运四首》其中一首为:

旦朝丁丁,谁款我庐。
子孙远至,笑语纷如。
剪髻下吉换米垂髫,
覆此瓠壶。
三年一梦,乃复见余。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钟声响起,谁来拜访我的小屋?远方的子孙们纷纷而至,欢声笑语如潮水般涌来。剪去长发后,换得米粮的丰收,盖住这只瓠壶。三年如梦,终于再次见到你。

注释

  • 旦朝:清晨,早上。
  • 丁丁:指钟声,形容清晨的敲钟声。
  • 谁款我庐:谁来拜访我的小屋。
  • 子孙远至:远方的子孙们纷纷抵达。
  • 笑语纷如:笑声和话语像潮水一样纷纷而来。
  • 剪髻下吉:剪去长发后,象征着迎来了丰收。
  • 覆此瓠壶:指用米粮覆盖这只瓠壶。
  • 三年一梦:形容时间的飞逝,似梦般短暂。

典故解析

  • 瓠壶:瓠壶是古代用来盛水的器具,象征着生活的简单和自然。
  • 三年一梦:出自《红楼梦》中的“梦中梦”概念,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风格豪放、清新,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和陶时运四首》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正值其人生低谷。他在逆境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强调家庭和睦与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家庭团聚的珍惜。清晨的钟声仿佛是喧嚣生活中的一丝宁静,苏轼用“谁款我庐”表达了对来访者的期待,展现了一种温馨的生活气氛。子孙的到来,带来了欢声笑语,这不仅是对家庭团聚的描绘,也反映出苏轼内心对亲情的重视。诗中提到的“剪髻下吉换米垂髫”则更深层地表达了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最后的“三年一梦”,更是将个人经历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启示人们珍惜眼前的一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旦朝丁丁:清晨的钟声响起,暗示新的一天的开始。
  2. 谁款我庐:引起了对来访者的好奇与期待。
  3. 子孙远至:表达了家族的团聚,增添了生活的欢乐。
  4. 笑语纷如:强调了快乐的氛围。
  5. 剪髻下吉换米垂髫:以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丰收的希望与幸福。
  6. 覆此瓠壶:用实际的生活物品比喻内心的满足。
  7. 三年一梦,乃复见余:反映时间的流逝,珍惜再相聚的机会。

修辞手法

  • 拟人:钟声似乎在召唤,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用“瓠壶”象征生活的简单和丰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珍视,反映出在困境中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
  2. 子孙:代表着家族的延续与希望。
  3. 丰收: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旦朝丁丁”指的是什么?

    • A. 夜晚的钟声
    • B. 清晨的钟声
    • C. 下午的钟声
  2. “子孙远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惆怅
    • B. 快乐
    • C. 失落
  3. “三年一梦”意指什么?

    • A. 时间的短暂
    • B. 梦境的美好
    • C. 忘却的遗憾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与家族的热爱。
  • 李白的《月下独酌》:展现孤独中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诗与陶渊明的《饮酒》,两者都强调了对自然与家庭的向往,但苏轼更多地表现出对亲情的珍视,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对自然的逃避与向往。通过对比,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两位诗人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苏轼的《和陶时运四首》。

相关查询

发富阳夜次严濑 游玉岩 咏帘 题江潮庄壁 小山歌 杂曲歌辞。茱萸女 杂曲歌辞 茱萸女 杂曲歌辞·茱萸女 河上逢落花 题情人药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平朔 乌之雌雄 口字旁的字 包含帚的成语 遐明 人字头的字 食宿相兼 含血潠人 倾躡 窸窣 匕字旁的字 包含猖的词语有哪些 纳屦踵决 吐丝自缚 戈字旁的字 冗词赘句 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