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1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13:12
《秋夜闻雁》
拟向江南去,能忘塞北居。
清霜千树杀,白发一行疏。
着眼江湖窄,伤心岁月虚。
乱愁消短烛,深忆故园书。
我想要去江南,能否忘却塞北的生活。
清冷的霜杀死了千树的花朵,
我白发渐稀,感觉到孤独的疏离。
眼前的江湖显得狭窄,伤感岁月在虚度。
心中的烦恼在短烛旁消散,深深怀念故乡的书信。
王讴(生卒年不详)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常带有浓郁的个人情感与抒情风格。王讴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让他对故乡和时光的流逝有着深刻的体会。
《秋夜闻雁》创作于诗人经历了人生的诸多起伏后,面对秋天的孤寂与寒冷,诗人内心对故乡的思念愈加强烈,尝试通过诗歌表达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开篇的“拟向江南去,能忘塞北居”直接表露出诗人渴望离开寒冷凄凉的北方,向温暖富饶的江南寻求慰藉的心情。江南自古以来就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之地,象征着美好与和谐。
随后的描写“清霜千树杀,白发一行疏”,通过对秋霜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同时用“白发”象征衰老,进一步反映诗人的感伤与孤独。诗人在“着眼江湖窄,伤心岁月虚”中,感受到人生的局限与岁月的流逝,心中充满无奈与惆怅。
最后,“乱愁消短烛,深忆故园书”则是对内心烦恼的释然,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短烛象征着生命的短暂,诗人通过对故乡书信的回忆,找到了内心的一丝慰藉。整首诗格调沉郁而清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人生态度,值得细细品味。
拟向江南去,能忘塞北居。
表达了诗人想要去江南的愿望,试图通过迁移来忘却北方的孤独生活。
清霜千树杀,白发一行疏。
描绘了秋霜带来的死亡感,象征着时光流逝与衰老的忧伤。
着眼江湖窄,伤心岁月虚。
诗人看着狭窄的江湖,感受到人生的局限与岁月的无情。
乱愁消短烛,深忆故园书。
烛光下,诗人思绪逐渐平静,怀念故乡的书信,体现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了个体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诗人想去哪个地方以忘却北方的生活?
A. 江南
B. 塞北
C. 任何地方
“清霜千树杀”中的“清霜”象征什么?
A. 温暖
B. 死亡与凋零
C. 快乐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的感慨
C. 对爱情的渴望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王讴的《秋夜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