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8:41
《浣溪沙》 作者:王之道 〔宋代〕
体粟须烦鼎力苏。
流涎正值麹盈车。
坐来兽炭拨还无。
一阕可能酬一绝,
双银端不换双珠。
松毛粉白老翁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丰收季节时的场景,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人们忙碌的生活状态和丰盈的收获。诗中提到的“体粟”意指稻谷,暗示着农忙的辛劳;“流涎”则是形象地描述了丰收后的欣喜;而“一阕可能酬一绝”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感激。
王之道,字景山,号玉山,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景物为题材,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本诗创作于一个丰收的季节,作者通过对农事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安定和人们的幸福生活。
《浣溪沙》是一首细腻而富有生活气息的词作,王之道在其中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受。诗的开头“体粟须烦鼎力苏”,通过“体粟”引入丰收的主题,接着以“流涎正值麹盈车”描绘出丰盈的酒车与人们满心欢喜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农忙之后的喜悦与满足。
这一过程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众多比喻与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自然的气韵。尤其是在最后两句,诗人将“银”和“珠”的对比引入,表达了对物质财富与精神享受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人生的哲理。
总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丰收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丰收生活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流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双银端不换双珠”中的“银”与“珠”象征着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表现出生活的艰辛?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