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2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1:43
网户斜曛,铜街薄暝,窥人柳眼犹青。
几换晴阴,东风又绿林亭。
流莺劝我花间醉,怕花枝万一多情。
最愁人,何处高楼,今夕残筝。
韶华不分成萧瑟,奈江关庾信,略约平生。
戏鼓饧箫,尊前尽费春声。
蘼芜特地伤心碧,算年年总负清明。
更何堪,旧垒红襟,来话飘零。
窗外的阳光斜斜地透过网状的窗户,铜街上薄暮时分,透过柳树的眼睛,依然是青葱的景象。经历了几次晴阴变换,东风又将林亭装点得绿意盎然。流莺在花间劝我醉酒,惟恐花枝若是多情,反倒让我心生忧愁。最让我担心的是,何处有高楼,今夜又听那残留的筝声。韶华已不再分明,变得萧瑟,想起江边的庾信,略略回忆起我的一生。戏鼓声和箫声,酒杯前都耗尽了春天的声音。蘼芜特意让我感伤那一抹碧绿,年年总是辜负了这清明时节。更何况,旧日的城垒斜襟,重温那飘零的往事。
作者介绍:况周颐(1746-1798),字叔任,号梅谷,清代诗人、书法家,以其诗词清丽、意境深远而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独特,受到后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况周颐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美好事物的感慨,尤其是青春的流逝和对往昔的追忆。
《高阳台 和沤尹社作韵,我非社中人也》是一首饱含感伤与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倾诉,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网户斜曛,铜街薄暝”描绘了一个黄昏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随着“几换晴阴,东风又绿林亭”的描绘,诗人似乎在感叹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起伏。
“流莺劝我花间醉,怕花枝万一多情”一句,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不敢奢求,暗含了对爱情与人生的复杂情感。此时的“我”是孤独的,既渴望沉醉于花的美好,又害怕被爱情所困。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过去的韶华,感慨江关庾信的诗情,流露出一丝怀旧与无奈。“戏鼓饧箫,尊前尽费春声”,这一句展现了生活中的欢愉与消逝,仿佛在说即使现在的欢乐也难以弥补过往的失落。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惆怅。正如诗中所言,“年年总负清明”,这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青春与往事的回忆,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流莺劝我花间醉”中的流莺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自然的美好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B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爱情的渴望
C. 对青春的流逝
答案:C
诗中提到的“庾信”代表了什么?
A. 生活的繁华
B. 过去的回忆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