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天净沙·为董针姑作》

时间: 2025-05-02 03:07:03

诗句

玉纤屈损春葱,远山压损眉峰。

早是闲愁万种。

忽听得卖花声送,绣针儿不待穿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7:03

原文展示

天净沙·为董针姑作
玉纤屈损春葱,远山压损眉峰。
早是闲愁万种,忽听得卖花声送,
绣针儿不待穿绒。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葱绿中,玉纤的姿态显得有些羸弱,远处的山峦似乎也压低了我的眉头。此时心中已经涌起了无数的闲愁,突然听到卖花的声音传来,绣针儿也不需要再去穿绒了。

注释

  • 玉纤:指纤细的玉般的手指。
  • 屈损:形容弯曲和损伤,暗喻心情的压抑。
  • 春葱:春天的葱绿,象征生机与希望。
  • 闲愁:多余的愁苦,表达无所事事带来的烦恼。
  • 绣针:指刺绣用的针,象征着细腻的工艺和心思。

典故解析

在元代诗歌中,常常使用景物描写来反映内心的情感。这里的“卖花声”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声音,更是引发诗人思绪的契机,这种手法在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止庵,元代诗人,更多以词作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女性的柔情与生活的细腻,风格清新自然,常带有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那时社会动荡,生活艰辛,诗人通过描写自然与内心的感受,表达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天净沙·为董针姑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的“玉纤屈损春葱”即以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女子的柔弱,暗示着生活的困扰与无奈。紧接着通过“远山压损眉峰”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压抑,似乎在诉说着生活的重压。诗中“早是闲愁万种”表达了诗人对无聊生活的感慨,这种闲愁不是源于外界,而是内心深处的情感积累。

而“忽听得卖花声送”,则是诗人心绪转变的契机,卖花声的出现让他从无尽的愁苦中稍作解脱,仿佛春天的气息又回到了生活中。最后一句“绣针儿不待穿绒”则将这份情感带入了生活的细节,绣针的作用不再需要,象征着一种心灵的释放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动,将生活的苦与乐交织,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生活体验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玉纤屈损春葱”:描绘女子的手指柔弱,象征她的脆弱与生活的困扰。
    2. “远山压损眉峰”:远山的形象表现出心中沉重的愁苦。
    3. “早是闲愁万种”:表达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感受到生活的无聊与烦恼。
    4. “忽听得卖花声送”:卖花声成为情感转折点,带来一丝生机。
    5. “绣针儿不待穿绒”: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释怀。
  •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女子的手指比作“玉纤”,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2. 拟人:将远山描述为“压损”,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
    3.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了对仗的美感,增强了音乐性。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描写与情感流露,表达人生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分析

  • 玉纤:象征柔弱与美丽,暗示内心的脆弱。
  • 春葱:代表生机与希望,反衬出内心的愁苦。
  • 远山:象征生活的重压与困扰。
  • 卖花声:象征生活的美好与惊喜,是心灵的解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纤屈损春葱”中的“玉纤”指的是什么?

    • A. 柔弱的手指
    • B. 美丽的花朵
    • C. 繁茂的春天
  2. 诗中“卖花声”出现的作用是什么?

    • A. 增添愁苦
    • B. 使人感到宁静
    • C. 引发思绪的转变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作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风格相似。
  •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的词作,描绘了女子的情感与生活的烦恼。

诗词对比

  •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为董针姑作》:两者皆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但《秋思》更强调孤独与思乡情,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解析与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荣子邕陋居二首 岁暮闲韵四首 梦灵寿寺 过涟水 题史院直舍鱼鹭屏 岁暮闲韵四首 其三 过蕲泽 次韵子由舍人先生追读迩英绝句四首 手种芭蕉秋来特盛成二大丛 送胡考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话 西字头的字 得人死力 山鸡映水 止字旁的字 贝锦萋斐 微瑕 先登 以汤沃沸 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牵肠挂肚 寸字旁的字 窄巴 包含霉的词语有哪些 长虺成蛇 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