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方教采芹亭》

时间: 2025-05-02 20:26:50

诗句

山自西来玉作层,千峰住处一溪萦。

宜晴宜雨乍明灭,不是老天无十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6:50

诗词名称: 次韵方教采芹亭

作者: 方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山自西来玉作层,千峰住处一溪萦。
宜晴宜雨乍明灭,不是老天无十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川的美丽景色,山从西方延伸而来,层层叠叠如玉;千峰环绕之处,有一条溪水蜿蜒流淌。天气时晴时雨,时而明亮,时而阴暗,这并不是说老天没有十成的完美。

注释:

  • 山自西来:山从西方延伸而来。
  • 玉作层:形容山峰如玉石般层叠。
  • 千峰住处:指众多山峰环绕的地方。
  • 溪萦:溪水蜿蜒流淌。
  • 宜晴宜雨:适合晴天和雨天,形容天气变化。
  • 乍明灭:时而明亮,时而暗淡。
  • 不是老天无十成:并不是说老天的安排没有完美之处。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方岳,字正夫,号元白,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通晓诗词、书法、绘画,尤其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常表现自然的优美与哲理。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方岳游览采芹亭时,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新的意境,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变化的天气。开篇描述了山的宏伟和溪流的灵动,通过“玉作层”和“一溪萦”的描绘,形成了色彩与动态的对比,给读者以深刻的视觉印象。接下来,诗人引入了天气的变化,表现了自然的多变和不可捉摸。在最后一句中,诗人深刻地反思生活的真谛,指出老天的安排虽不完美,但也不是毫无道理,这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宋代诗人的风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山自西来玉作层”:引入山的景色,体现了山的高大和美丽。
    2. “千峰住处一溪萦”:强调了山与水的和谐,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3. “宜晴宜雨乍明灭”:表现天气的变化,象征人生的无常。
    4. “不是老天无十成”:反思自然与生活,强调接受不完美的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玉作层”将山比作美玉,突出其美丽。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诗的节奏感。
    • 拟人:通过“乍明灭”赋予天气以生命,使景象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变化的接受与理解,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象征坚韧与永恒。
  • 溪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晴雨:象征生活的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自西来”指的是山从哪个方向来?
      A. 东方
      B. 南方
      C. 西方
      D. 北方

    2. 诗人用什么比喻形容山的美丽?
      A. 水
      B. 玉
      C. 花
      D. 风

    3. 诗中提到的天气变化是怎样的?
      A. 一直晴朗
      B. 一直阴暗
      C. 时晴时雨
      D. 从未变化

答案: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 诗词对比

    • 比较方岳的这首《次韵方教采芹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山水之美,但王维更注重静谧的氛围,而方岳则强调天气的变化和人生的哲理,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思想。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方岳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与哲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女冠子·露花烟草 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 南歌子·柳色遮楼暗 浣溪沙·独立寒阶望月华 蝴蝶儿·蝴蝶儿 寄人 晓渡沂水 凌云台 刘中丞平山寇诗 晚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妄之福 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寓的词语有哪些 称贤荐能 交涉 千头万绪 片札 招躡 牛字旁的字 炊金馔玉 非字旁的字 黑灯瞎火 鸣鹿 禾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秀丽 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