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记画》

时间: 2025-05-04 00:30:20

诗句

閒云古木山藏寺,野渡孤舟水落矶。

秋色无人空黯淡,竹门未掩待僧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0:20

原文展示:

闲云古木山藏寺,
野渡孤舟水落矶。
秋色无人空黯淡,
竹门未掩待僧归。

白话文翻译:

在悠闲的云朵和古老的树木中,山里藏着一座寺庙,
野外的渡口,孤舟停靠在水位下降的礁石旁。
秋天的景色无人打扰,显得格外黯淡,
竹门没有关上,静静地等待着僧人归来。

注释:

  • 闲云:悠闲的云朵,形容环境宁静。
  • 古木:古老的树木,象征着悠久的历史。
  • 山藏寺:山中隐秘的寺庙,表示隐居之地。
  • 野渡:偏远的渡口,常常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 孤舟:孤独的小船,给人一种寂寞的感觉。
  • 水落矶:水位下降,露出礁石,描绘了水面变化。
  • 秋色:秋天的景色,通常带有淡淡的忧伤。
  • 竹门未掩:竹制的门没有关上,暗示等待的情景。
  • 待僧归:期待僧人回到寺庙,体现一种静谧的氛围。

典故解析:

  • 山藏寺:隐士或隐居的典故,反映了佛教文化中对隐居生活的推崇。
  • 秋色无人:秋天常被用来象征收获与凋零,诗中无人则增加了孤独感,体现了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于自然与佛教文化的熏陶之下,其作品多以山水、隐逸为主题,展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方岳隐居的时期,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个人情感的抒发结合,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记画》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开篇的“闲云古木”描绘出一幅恬静的自然风光,给人一种心灵的安宁。接着“野渡孤舟”则引入了一个孤独的渡口,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秋天的景色和无人打扰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最后一句“竹门未掩待僧归”,则表现出一种期待与等待,仿佛在呼唤着某种归属感。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淡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闲云古木山藏寺:悠闲的云朵和古老的树木,隐秘地藏着一座寺庙,描绘出自然与宗教的结合。
  2. 野渡孤舟水落矶:偏远的渡口停靠着孤独的小船,水位下降露出礁石,造成一种孤寂的场景。
  3. 秋色无人空黯淡:秋天的景色显得冷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4. 竹门未掩待僧归:竹门没有关闭,象征着对僧人或内心平静的期待,表达了对归属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闲云古木”比喻宁静的环境。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形成和谐美感。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宁静。
  • 古木:代表历史与岁月的沉淀。
  • 孤舟:象征孤独与静谧。
  • 秋色:传达凋零与忧伤的情感。
  • 竹门:隐喻归属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自然与宁静
    C. 爱情

  2. “竹门未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期待
    C. 愤怒

  3. 诗人描绘的景象是在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 王维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山中问答》:同样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展现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静夜思》:虽然主题不同,但也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在寂静夜晚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方岳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华阳吟三十首 对月六首 陈绿云先生之像赞 次韵王将仕二首 早春 舟行 渐西观察提点山右中江父老咸怀怨思献诗三十韵以志惓怀 赋示诸将 其四 赋示诸将 其三 赋示诸将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使蚊负山 谨禀 朝夕不保 还途 兀字旁的字 时移世易 倒载干戈 十字旁的字 桑落 谷字旁的字 南牙 臣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开弓没有回头箭 超然 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