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道中即事 其十二》

时间: 2025-04-28 14:16:25

诗句

田翁不省雪模糊,紧闭柴门拥地炉。

自许小厖分席坐,是间宁复著吾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16:25

原文展示:

田翁不省雪模糊,紧闭柴门拥地炉。
自许小厖分席坐,是间宁复著吾徒。

白话文翻译:

田里的老人对雪的模糊景象毫不在意,紧闭着柴门,围着地炉取暖。他自认为在小小的庙堂上分席而坐,这里又何必再去牵扯我的徒弟呢?

注释:

  • 田翁:田里的老人,指农民或乡村的长者。
  • 不省:没有意识到,未曾察觉。
  • 雪模糊:雪天的景色模糊不清。
  • 紧闭柴门:柴门紧闭,表示不想外出。
  • 拥地炉:围着地炉取暖。
  • 自许:自我认为,自我期许。
  • 小厖:这里指小庙或小寺。
  • 分席坐:分开坐,可能指与他人一起分享空间。
  • 是间:这里,指这个地方。
  • 宁复:何必,哪里还需要。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田翁”和“地炉”可以看出诗人描绘了乡村生活和农民的安逸状态,反映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诗人,生于1123年,卒于1203年,字宗弼,号少山,晚号致虚子。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写田园生活,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方岳通过描写田翁的宁静生活,反映了人们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田翁的视角,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舒适。诗中的田翁对外部环境,如模糊的雪景,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淡泊和对世事的漠然。柴门的紧闭和围炉取暖的形象,增添了温馨的气氛,暗示了乡村生活的简单与自在。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即与世无争,享受当下的平和与快乐。最后一句“宁复著吾徒”,更是体现了诗人的自我定位与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表达了他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洒脱与无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田翁不省雪模糊:田里的老人对雪天的模糊景象毫不在意,反映了他对外界变化的淡漠。
  2. 紧闭柴门拥地炉:他关上柴门,围着火炉,显示出他安逸的生活状态。
  3. 自许小厖分席坐:自我期许在小庙里席地而坐,说明了他的谦逊和对小天地的满足。
  4. 是间宁复著吾徒:在这个地方,何必再提及我的徒弟,表现了他对人际关系的轻松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田翁的宁静生活与外部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拥地炉”比喻温暖和安宁的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简单、安宁生活的赞美,体现了一种对社会纷扰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田翁:代表乡村的长者,象征着智慧和宁静。
  • 雪模糊:象征外界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 柴门:象征隐居、安静的生活环境。
  • 地炉:象征温暖与舒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田翁”指的是谁?
    • A. 一个农民
    • B. 一个官员
    • C. 一个商人
    • D. 一个士人
  2. 诗中提到的“地炉”代表了什么?
    • A. 房屋的装饰
    • B. 取暖的工具
    • C. 烹饪的地方
    • D. 休闲的空间
  3. 诗人对外部环境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否定
    • B. 漠然
    • C. 积极
    • D. 忧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方岳的《道中即事 其十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但王维更侧重于景色的描绘,而方岳则强调内心的淡泊与自足。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
  • 《方岳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相和歌辞。对酒 相和歌辞。婕妤怨 杭州北郭戴氏荷池送侯愉 九日侍宴应制 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宿范浦 七夕 奉和华清宫观行香应制 漂母岸 石头滩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长斋绣佛 昌亭旅食 夕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矛字旁的字 十死一生 广字头的字 赏酌 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胜践 草率行事 烛签 柳旌 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警的成语 包含笃的词语有哪些 小字头的字 警诫 碍上碍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