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6:05
霜天晓角
裙儿六幅,谁染秋波绿。
一搦柳腰两过,樽前粲粲玉。
暑气消烦溽。
日月飞车轴。
线幕黄帘风露。
那堪人在天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穿着六幅裙子,谁为她的裙子染上了秋天的波澜绿呢?她轻盈地捧着柳腰,微微一转,酒杯前闪烁着光亮。夏日的炎热已然消退,时间如日月般飞逝,仿佛在车轴上转动。轻纱帐幕下,透出清风和露水,怎能忍受那遥远的北方孤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结合了人们对季节变化的感受,尤其是女子的美丽与孤独。历史上,许多诗人都曾以自然景象来反映人内心的情感。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为主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创作背景: 《霜天晓角》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秋季的到来有关,诗人在这个季节中,既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也体味到人情的孤独与惆怅。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美丽与女子的优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观察与感悟。开篇通过“裙儿六幅”的描写,勾勒出一位女子的华丽形象,吸引读者的目光。同时,诗中“谁染秋波绿”的提问,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美的追寻,充满了诗意。
接着,诗人通过“暑气消烦溽”的描写,表现出秋季的清新与舒适,形成了与夏天的对比,仿佛在告诉我们,时间的流逝带来了季节的更替,带走了炎热与烦躁。而“日月飞车轴”则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主题,展现了人生的短暂,令人感到惆怅。
最后几句通过“线幕黄帘风露”,描绘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似乎在传达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而“那堪人在天北”则隐含了对远方人的思念,营造出一种孤独感,感情愈加深邃。整首诗巧妙地结合了自然与人情,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对人情的感伤,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既欣赏又惆怅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裙儿六幅”主要描绘了什么?
“日月飞车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天北”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