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1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6:37
次韵南轩喜雨 其四
张孝祥 〔宋代〕
使君保障仍茧丝,可怜民屋如罄垂。
今朝一雨秋事了,便可高咏丰年诗。
使君的关心如同细致的丝线,难以想象民众的房屋被雨水淋湿得像空罐子一样可怜。今天的一场秋雨,意味着秋天的事务已经结束,接下来可以高歌丰收的诗篇了。
此诗未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丰年诗”一词隐含了对丰收的期待,体现了古代农业社会对于雨水的重视。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皎,号澹庐,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正值农耕时期,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因此诗中表达了对雨水的喜悦以及丰收的期待。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开篇提到“使君保障仍茧丝”,透出一种对官员的敬重与信任,说明地方官员对百姓生活的关注。接着,诗人以“可怜民屋如罄垂”描绘了因为干旱而导致民众生活困苦的现状,这种细腻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一句“便可高咏丰年诗”则转向积极的展望,表达了对秋雨的感激以及对丰收的期待,展现了诗人从忧愁到欣喜的情感变化。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切反映了农民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使君保障仍茧丝
表达了对地方官员的赞誉,暗示他们对民众的关心如同细致的丝线,温暖而细腻。
可怜民屋如罄垂
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出民众因缺水而困苦的处境,增强了诗的同情与关怀。
今朝一雨秋事了
秋雨的到来象征着季节的变化,意味着干旱的结束,也为丰收的希望铺平了道路。
便可高咏丰年诗
诗人表达了对未来丰收的期待,情感从忧愁转向欣喜,体现了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歌以雨水为引子,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民生的关注,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使君保障”中的“保障”指什么?
A. 保护
B. 关心
C. 监督
“可怜民屋如罄垂”中的“罄垂”比喻了什么?
A. 房屋破损
B. 生活困苦
C. 幸福生活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悲观
B. 乐观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孝祥的《次韵南轩喜雨》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对家国和民生的关怀,但张孝祥侧重于自然与丰收的和谐,而杜甫则更多展现了对战乱的忧虑,体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