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南轩喜雨 其四》

时间: 2025-05-02 18:16:37

诗句

使君保障仍茧丝,可怜民屋如罄垂。

今朝一雨秋事了,便可高咏丰年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6:37

原文展示

次韵南轩喜雨 其四
张孝祥 〔宋代〕

使君保障仍茧丝,可怜民屋如罄垂。
今朝一雨秋事了,便可高咏丰年诗。


白话文翻译

使君的关心如同细致的丝线,难以想象民众的房屋被雨水淋湿得像空罐子一样可怜。今天的一场秋雨,意味着秋天的事务已经结束,接下来可以高歌丰收的诗篇了。


注释

  • 使君:指地方官员,文中形容其对民众的关心。
  • 保障:保障、保护。
  • 茧丝:比喻关怀细致。
  • 可怜:令人怜悯。
  • 民屋:民众的房屋。
  • 如罄垂:形容房屋的惨状,像空罐子一样,表示没有遮蔽。
  • 高咏:高声吟唱。
  • 丰年诗:描绘丰收的诗歌。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丰年诗”一词隐含了对丰收的期待,体现了古代农业社会对于雨水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皎,号澹庐,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正值农耕时期,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因此诗中表达了对雨水的喜悦以及丰收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开篇提到“使君保障仍茧丝”,透出一种对官员的敬重与信任,说明地方官员对百姓生活的关注。接着,诗人以“可怜民屋如罄垂”描绘了因为干旱而导致民众生活困苦的现状,这种细腻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一句“便可高咏丰年诗”则转向积极的展望,表达了对秋雨的感激以及对丰收的期待,展现了诗人从忧愁到欣喜的情感变化。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切反映了农民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使君保障仍茧丝
    表达了对地方官员的赞誉,暗示他们对民众的关心如同细致的丝线,温暖而细腻。

  2. 可怜民屋如罄垂
    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出民众因缺水而困苦的处境,增强了诗的同情与关怀。

  3. 今朝一雨秋事了
    秋雨的到来象征着季节的变化,意味着干旱的结束,也为丰收的希望铺平了道路。

  4. 便可高咏丰年诗
    诗人表达了对未来丰收的期待,情感从忧愁转向欣喜,体现了乐观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民屋比作空罐,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和情感的强度。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雨水为引子,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民生的关注,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希望与生命,代表着丰收的来临。
  • 民屋:代表了平民百姓的生活状况,体现了诗人的忧虑与关怀。
  • 丰年:象征着富饶与幸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使君保障”中的“保障”指什么?
    A. 保护
    B. 关心
    C. 监督

  2. “可怜民屋如罄垂”中的“罄垂”比喻了什么?
    A. 房屋破损
    B. 生活困苦
    C. 幸福生活

  3.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悲观
    B. 乐观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山中问答》 by 王维

诗词对比
张孝祥的《次韵南轩喜雨》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对家国和民生的关怀,但张孝祥侧重于自然与丰收的和谐,而杜甫则更多展现了对战乱的忧虑,体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客边五首 其四 客边五首 其三 重过戴氏居三首 其三 次古诗韵 感慨四首 其四 黄牛山 其三 八蟠岭 次韵答王敬助 次申屠子迪韵四首 其三 虾蟆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迫暮 广字头的字 雨字头的字 绝口不提 肉薄骨并 知人之术 舌挢不下 頁字旁的字 中得 狰狞可畏 向隅之感 驿塍 包含峣的词语有哪些 打街骂巷 色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