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八声甘州(中秋前数夕,久雨方晴)》

时间: 2025-05-02 01:25:57

诗句

恨中秋、多雨及晴景,追赏且探先,纵玉钩初上,冰轮未正,无奈婵娟。

饮客不来自酌,对影亦清妍。

任笑芗林老,雪鬓霜髯。

好在章江西畔,有凌云玉笥,空翠相连。

懒崎岖林麓,则窈窕溪边。

自断此生休问,愿瓮中、长有酒如泉。

人间是,更谁得似,月下尊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5:57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中秋前数夕,久雨方晴)
作者: 向子諲 〔宋代〕

恨中秋多雨及晴景,追赏且探先,
纵玉钩初上,冰轮未正,无奈婵娟。
饮客不来自酌,对影亦清妍。
任笑芗林老,雪鬓霜髯。
好在章江西畔,有凌云玉笥,空翠相连。
懒崎岖林麓,则窈窕溪边。
自断此生休问,愿瓮中长有酒如泉。
人间是,更谁得似,月下尊前。

白话文翻译:

在中秋节前几天,连绵的雨水让人怨恨,晴朗的景色也因而显得珍贵。虽然玉钩(新月)已经初升,冰轮(明月)还未完全圆满,但我却无奈于这美好的月色。饮酒的人未曾到来,我只能独自对影而酌,影子同样显得清丽动人。任凭芗林(香草林)中的老者笑我,尽管我的鬓发已被白雪覆盖。
最美的还是在章江的西岸,有那凌云的玉笥(盛酒器),空中的翠色与之相连。懒得去崎岖的山林,只愿在那幽静的溪边闲坐。
我已断定此生不再追问,只愿在瓮中常有如泉水般的美酒。人间哪有如此美好,月下尊前又有谁能与我同醉?

注释:

  • 恨中秋多雨及晴景: 表达对中秋佳节天气不佳的遗憾。
  • 纵玉钩初上,冰轮未正: 玉钩指新月,冰轮指明月,形容月亮还未完全圆满。
  • 任笑芗林老: 形容年长者在香草林中嬉笑,带有自嘲的意味。
  • 凌云玉笥: 形容高耸入云的盛酒器,象征美酒的珍贵与高雅。
  • 自断此生休问: 表达一种放下过往、安于现状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向子諲,字德辉,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词人。其词风清新俊逸,富有情趣,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中秋节前夕,时值多雨的季节,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中秋明月的向往与对饮酒的渴望,折射出其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中秋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明月的追望和对饮酒的渴望,情感深邃而细腻。开篇即以“恨”字引出情感,词人通过对天气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失落感。接着,词人将目光转向月亮,虽然月亮初升,但心中却因无人共饮而感到孤独,这种情感通过“对影亦清妍”得以深化。词中多次运用自然景物来反衬内心的情感,特别是“凌云玉笥”与“空翠相连”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优雅气氛。最后一句“人间是,更谁得似,月下尊前”则将词人的孤独与对伴侣的渴望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恨中秋多雨及晴景: 开头便道出对中秋天气不佳的懊恼,情感直接。
  • 追赏且探先: 追寻与欣赏月亮的美景,表现出一种急切的心情。
  • 纵玉钩初上,冰轮未正: 描绘月亮的状态,暗示时间未到,心中期待未能实现。
  • 饮客不来自酌: 表达孤独感,饮酒应是欢聚,但此时却只有自己。
  • 任笑芗林老,雪鬓霜髯: 自嘲年老,感叹时光流逝。
  • 好在章江西畔: 提到特定地点,增添了一份真实感。
  • 懒崎岖林麓: 不愿意去艰难的山路,表现一种懒散与惬意。
  • 自断此生休问: 表达放下过去的决心,寻求内心的宁静。
  • 愿瓮中长有酒如泉: 期盼日常生活中能有源源不断的美酒,体现对生活的满足。
  • 人间是,更谁得似,月下尊前: 结尾抒发孤独感,强调月下的饮酒情景无人共享。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钩”、“冰轮”等比喻月亮,生动形象。
  • 拟人: “任笑芗林老”,赋予自然环境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 词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律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中秋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明月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感慨,透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明月: 象征团圆与思念,寄托对故人的怀念。
  • : 代表欢聚与快乐,反映人际关系的温暖。
  • 自然景物: 通过自然的描写,增强情感的表达,展现诗人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向子諲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冰轮”指的是? A. 太阳
    B. 明月
    C. 星星
    D. 云彩

  3. 诗中“愿瓮中长有酒如泉”的意思是? A. 渴望常有美酒相伴
    B. 希望有泉水
    C. 不想喝酒
    D. 渴望长生不老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同样以中秋为主题,表现对月的思念。
  • 李白《静夜思》: 以月为媒介,抒发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向子諲《八声甘州》 vs 苏轼《水调歌头》: 两者均以中秋为背景,但向子諲更多表现个人的孤独与思考,而苏轼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冬日杂书六首 遗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 其二 赠庞安常先生 感遇二十五首 和陈器之诗四首·吊连昌 自遣四首 访昙上人有感 赞皇公 晚归寄无咎二首 正月二十五日以小疾在告作三绝是日苦寒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字旁的字 靖寐 飞凫舃 劳形苦神 泰然处之 任重至远 宝盖头的字 倒押韵 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雨宿风餐 狼羊同饲 一人得道,九族升天 辵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包含篱的词语有哪些 含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