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最高楼 九日》

时间: 2025-04-30 22:19:09

诗句

登高懒,且平地过重阳。

风雨又何妨。

问牛山悲泪又何苦,龙山佳会又何狂。

笑渊明,便归去,又何忙。

也休说、玉堂金马乐。

也休说、花与酒,一般香。

西风莫放秋容老,时时留待客徜徉。

便百年,浑是醉,几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9:09

原文展示

最高楼 九日
作者:薛昂夫

登高懒,且平地过重阳。
风雨又何妨。
问牛山悲泪又何苦,
龙山佳会又何狂。
笑渊明,便归去,又何忙。
也休说玉堂金马乐。
也休说花与酒,一般香。
西风莫放秋容老,
时时留待客徜徉。
便百年,浑是醉,几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懒散态度,既不愿意登高,也不介意在平地上度过这个节日。即使风雨交加又有什么关系呢?问牛山的悲伤又有什么意义?龙山的欢聚又何必如此狂热?笑着对陶渊明说,何必急于回归田园?再也不谈论那富丽堂皇的宴乐,也不再提及那美酒佳花,这些都是同样的香气。西风吹来,不要让秋天的容颜变得苍老,时时刻刻都要留给客人徜徉的时间。即使百年过去,大家都在醉酒之中,又有几千年呢?


注释

  •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长寿。
  • 牛山:指牛头山,古代诗人陶渊明曾在此隐居。
  • 龙山:指龙头山,象征聚会的快乐场所。
  • 渊明: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和诗人。
  • 玉堂金马: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 西风:秋风,暗示秋天的到来。
  • 徜徉:形容悠闲地游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昂夫,元代诗人,生活在元朝的动荡时代,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最高楼 九日》创作于重阳节前后,诗人的情绪反映了他对节日的淡然态度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不屑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登高懒,且平地过重阳”一句,直接表明了诗人对于登高赏景的懒惰,反映出一种洒脱之态。接下来的“风雨又何妨”,则体现了他对外界环境的无所谓,暗示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及的牛山和龙山,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象征,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通过对陶渊明的提及,诗人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也休说玉堂金马乐”则是一种对奢华生活的否定,强调了简单生活的美好。

最后几句“西风莫放秋容老,时时留待客徜徉”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相聚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节日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登高懒,且平地过重阳:不想爬高山,只愿在平地度过重阳节。
  2. 风雨又何妨:即使风雨交加又有什么关系呢?
  3. 问牛山悲泪又何苦:问牛山的悲伤又有什么意义?
  4. 龙山佳会又何狂:龙山的欢聚又何必如此狂热?
  5. 笑渊明,便归去,又何忙:笑谈陶渊明,何必急于回归田园?
  6. 也休说玉堂金马乐:别再谈论那富丽堂皇的宴乐。
  7. 也休说花与酒,一般香:也别再提及那美酒佳花,都是同样的香气。
  8. 西风莫放秋容老:西风吹来,不要让秋天的容颜变得苍老。
  9. 时时留待客徜徉:要时时刻刻留给客人游玩的时间。
  10. 便百年,浑是醉,几千:即使百年过去,大家都在醉酒之中,又有几千年呢?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雨又何妨,问牛山悲泪又何苦”,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拟人:西风仿佛有意让秋容老去,赋予自然以情感。
  • 比喻:把生活的乐趣比作香气,意味着无论外在形式,内在的快乐是共通的。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强调了简单生活的乐趣,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牛山:隐士生活的象征,代表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龙山:社交与欢聚的象征,体现人际关系的复杂。
  • 西风:秋天的象征,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花与酒:生活的享受,象征着世俗的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重阳节的态度是: A. 热情参与
    B. 懒散度过
    C. 忘却节日
    D. 狂欢庆祝

  2. 诗中提到的“牛山”象征: A. 繁华宴乐
    B. 隐逸生活
    C. 忙碌工作
    D. 自然景色

  3. “西风莫放秋容老”表达的意思是: A. 不要让秋天的容颜衰老
    B. 秋天已经来临
    C. 不再秋游
    D. 忘记秋天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对重阳节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最高楼 九日》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首诗都涉及重阳节,但前者更强调个人的洒脱和闲适,后者则侧重于亲情的牵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人薛昂夫研究》
  2.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3. 《陶渊明与隐逸文化》
  4. 《中国古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 观吴兴俞君新之作画于瑞竹俞君索诗漫兴四绝 观吴兴俞君新之作画于瑞竹俞君索诗漫兴四绝 观吴兴俞君新之作画于瑞竹俞君索诗漫兴四绝 观吴兴俞君新之作画于瑞竹俞君索诗漫兴四绝 观王文之所藏荆公帖 古意二首 公择失期未至再督以诗 公择客于玉山簿尉之馆忽有挽为宜黄之行者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轻结尾的成语 相类相从 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唾视 耍嘴皮子 眃注 独当一面 赘亏 包含火的成语 风行电扫 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灰心丧意 地室 首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关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