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2:53
几夜孤吟忆贯休,
疏钟敲月动诗愁。
何人来入匡庐社,
分我山中一半秋。
几夜我孤独地吟唱,想起了贯休和尚,
稀疏的钟声敲打着月光,激起了我的诗愁。
谁会来到匡庐社,
与我共享这山中的一半秋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贯休和尚,名贯休,禅宗高僧,以其禅诗著称,诗中提及他,表达了对高僧的怀念。匡庐社可能是指一个以山水为主题的文人圈子。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诗见长。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兼具清新和沉静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庚对过去的回忆之际,可能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受到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而创作而成。
整首诗透出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诗人与秋天的景色相伴,孤独的思绪在夜色中游荡。开头的“几夜孤吟”表明诗人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思绪不断回旋,回忆起贯休和尚,这不仅是对高僧的怀念,也暗示着对精神寄托的寻求。接下来的“疏钟敲月动诗愁”则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愁苦的氛围,钟声与月光交织,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忧愁。
最后两句“何人来入匡庐社,分我山中一半秋”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渴望与期待,希望有人能够来到他的身边,分享这份秋天的美丽与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疏钟敲月”将钟声与月光结合,创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展开,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当下孤独状态的不满,寄托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几夜孤吟忆贯休”中的“贯休”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疏钟敲月”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黄庚更加强调孤独与思念,王维则体现了对自然的恬静与安宁。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