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6:53
柘西尚有词人在,梅边爱听吴语。
明镜慵窥,青山欠买,赢得吟情如缕。
高阳伴侣。约小醉围炉,孟婆能阻。
斜日归鸦,一群寒影向村坞。
残年犹是近旅。津亭仍解缆,离恨难谱。
横泖莼鲈,东湖烟水,输与渔儿渔女。
心期暗许。在第六桥头,酒旗茶鼓。
一片春光,快教胸臆吐。
在柘西还有词人在吟唱,梅树边的我最喜欢听吴地的方言。
明亮的镜子懒得照映,青山的景色也不值得我去购买,
因此我只能用细腻的吟唱来表达我的情感。
与高阳的朋友相伴,约定小酌围炉,孟婆也能阻挡我对离别的忧愁。
斜阳下归来的乌鸦,成群的寒鸦飞向村子的坞旁。
即使年华已晚,旅途依然近在咫尺。
渡口的船依旧解缆,离愁却难以谱写。
在横流的水域,莼菜与鲈鱼的美味,送给渔夫与渔女。
我心中的期许暗自承诺,正是在第六桥头,酒旗与茶鼓齐鸣。
一片春光,快让我将心中的情感倾吐出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厉鹗(约1662年-约1730年),字子华,号臧荪,清代诗人,擅长古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反映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与朋友分别之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交织,展现了清代士人的精神面貌。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抒发,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以“柘西尚有词人在,梅边爱听吴语”引入,展现了诗人与词友的亲近关系,仿佛在诉说一种文人之间的默契与共鸣。接着通过“明镜慵窥,青山欠买”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后两句“高阳伴侣。约小醉围炉,孟婆能阻”则暗示即使有离别的忧愁,诗人与友人的小聚仍然能带来温暖和欢乐。最后,通过“津亭仍解缆,离恨难谱”感叹离别的无奈,表达出对未来旅途的模糊与不安。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的自然意象如“斜日归鸦”、“东湖烟水”等,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
逐句解析
柘西尚有词人在,梅边爱听吴语。
诗人置身于柘西,依然有词人在吟唱,暗示诗歌的传承与生活的继续。梅边的吴语更添地域特色。
明镜慵窥,青山欠买,赢得吟情如缕。
表达诗人懒散的心态,青山虽美却与自己无关,最后只好用细腻的吟唱来排解情感。
高阳伴侣。约小醉围炉,孟婆能阻。
描绘与朋友高阳的相聚,尽管喝酒有离愁,但有朋友在身边,忧愁似乎得到了暂时的阻挡。
斜日归鸦,一群寒影向村坞。
描绘夕阳西下,乌鸦归巢的景象,暗示时光流逝与归家的思绪。
残年犹是近旅。津亭仍解缆,离恨难谱。
反思人生的短暂,旅行的离愁难以言表,意象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
横泖莼鲈,东湖烟水,输与渔儿渔女。
通过水乡的美食意象,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心期暗许。在第六桥头,酒旗茶鼓。
表达诗人对未来的期许,酒旗与茶鼓的景象表现了生活的欢愉与热闹。
一片春光,快教胸臆吐。
最后以春光象征新的希望,呼唤将内心的情感畅快表达,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感慨,情感细腻而真挚,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吴语”主要指哪个地区的方言?
A) 四川
B) 江苏
C) 浙江
D) 福建
诗中提到的“孟婆”是指什么?
A) 一种草药
B) 传说中的老妪
C) 一种饮品
D) 一种乐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材料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清代诗人的创作风格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