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1:19
原文展示:
阮郎归 曹组 〔宋代〕 檐头风珮响丁东。帘疏烛影红。秋千人散月溶溶。楼台花气中。春酒醒,夜寒浓。绣衾谁与同。只愁梦短不相逢。觉来罗帐空。
白话文翻译:
屋檐下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稀疏的帘子透出红色的烛光。秋千旁的人们已经散去,月光如水,楼台间弥漫着花香。春酒已醒,夜寒渐浓,绣被中空无一人。只怕梦境短暂,无法相逢,醒来时罗帐内依旧空空如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组,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婉约细腻著称。此诗可能创作于一个春夜,诗人独自一人,感受到夜晚的寂静与孤独。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的景象,诗人通过风铃、烛光、月光、花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美丽的氛围。诗中透露出诗人对离别或孤独的感慨,以及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夜的静谧景象,通过风铃的响声、烛光的映照、月光的柔和和花香的弥漫,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诗中的“秋千人散”和“绣衾谁与同”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而“只愁梦短不相逢”则透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宋代婉约诗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思念。诗人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春夜中的孤独感受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的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加深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檐头风珮响丁东”形容的是什么声音? A. 风铃声 B. 钟声 C. 鸟鸣声 D. 水声
“秋千人散月溶溶”中的“月溶溶”比喻的是什么? A. 月光柔和 B. 月光明亮 C. 月光寒冷 D. 月光稀疏
诗中的“绣衾谁与同”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