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43
原文展示:
田园有计归须早。在家纵贫亦好。南来北去何日了。光阴送尽,可怜青鬓,暗逐流年老。寂寥孤馆残灯照。乡思惊时梦初觉。落月苍苍关河晓。一声鸡唱,马嘶人起,又上长安道。
白话文翻译:
田园生活虽有规划,但归去宜早。即使在家贫困也是好的。南来北往,何时才能结束这种漂泊?光阴流逝,可怜我那青丝已渐渐变白,不知不觉中随着岁月老去。孤独的旅馆里,残灯照着寂寞的我。乡愁袭来时,梦境初醒。月亮落下,苍茫的关河迎来了黎明。一声鸡鸣,马儿嘶鸣,人们起身,我又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组,字元宠,宋代词人,其词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婉约。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漂泊生活的厌倦,体现了宋代士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是在作者漂泊途中所作,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田园归隐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漂泊生活的厌倦。词中“田园有计归须早”一句,直接点明了归隐的愿望,而“在家纵贫亦好”则进一步强调了归乡的决心,即使贫困也胜过漂泊。词中的“南来北去何日了”和“光阴送尽,可怜青鬓,暗逐流年老”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逝去的哀伤。最后,“一声鸡唱,马嘶人起,又上长安道”描绘了漂泊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暗示了归乡之路的漫长和不易。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漂泊生活的厌倦的对比,深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漂泊生活的厌倦,表达了作者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苏轼 B. 曹组 C. 辛弃疾 答案:B
词中“在家纵贫亦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贫困的接受 B. 对漂泊的厌倦 C. 对归乡的渴望 答案:C
词中“光阴送尽,可怜青鬓,暗逐流年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A. 对青春逝去的哀伤 B.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C. 对漂泊生活的厌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