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3:28
何物文心,笔阵老墨池飞涨。
贾馀勇吟成八咏,撚髭无恙。
公子七哀传邺下,大夫九辨赓江上。
惊从而和者曲弥高,三缣饷。
倒词峡,真潢漾。
短歌阕,长歌唱。
只江郎才尽,渴求杯酿。
我倦欲投斑竹管,公豪任夺青藜杖。
问红笺填得许多愁,难于状。
这是什么样的文人情怀呢?笔阵如老墨池般水波荡漾。贾馀勇吟咏成八首,撚须的姿态依旧潇洒。公子们的七篇哀歌传至邺下,大夫们的九篇辩词在江上应和。惊叹之下,和声愈发高昂,三缣帛作为酬答。
词语在峡谷中回荡,真如清潢涌动。短歌已尽,长歌又起。只可惜江郎才尽,渴望一杯美酒。我倦了,想把斑竹管扔掉,公子随意夺走青藜杖。问红笺填了多少愁苦,难以用言语形容。
尤侗(约1550-1620),明代诗人,字君道,号白云,生于浙江。尤侗以其清丽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擅长以诗会友,善于通过诗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雅士兴起之际,诗歌交流活跃。诗中提及的贾馀勇、七哀、大夫等,反映了当时文人群体的交往和文学活动的繁荣。
尤侗的《满江红》是一首充满文人情怀和自我反思的诗。全诗通过描绘文人之间的诗歌交流,展现了文学创作的活力与挑战。开头部分,诗人以“何物文心”引入,揭示了文人创作的内心世界,紧接着描绘了笔阵在墨池中飞涨的情景,传达出创作的激情与灵动。诗中提到的“贾馀勇”和“七哀”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作品的推崇与赞美。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到自己的创作灵感逐渐枯竭,表达了对美酒的渴求和对文人交往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转变,反映了文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在整体结构上,短歌与长歌的交替,展现了文人创作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最终归结到江郎才尽的感慨,流露出对文学的敬仰与对自我能力的反思。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自然与人文交融,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整首诗围绕文人创作的激情与困惑,表现了对文学的敬仰以及对自身才能的反思,揭示了文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这些意象深刻地反映了文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交往的复杂性。
“江郎才尽”指的是什么?
A. 江边的郎君
B. 文才的枯竭
C. 江水的干涸
D. 文人聚会
诗中提到的“贾馀勇”是指?
A. 一位历史人物
B. 诗人的朋友
C. 一种诗歌形式
D. 一种饮品
“短歌阕,长歌唱”意在表达什么?
A. 作品的丰富性
B. 文人的情感变化
C. 音乐的多样性
D. 诗歌的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