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8:07
惜红衣 题黄忠端东坡诗刻残石研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石有能言,天无二日,荩臣心力。
噀血镌铭,三年化幽碧。
溪藤断语,还借慰南冠羁客。
岑寂。风雨晦冥,阅沧波声息。
铜驼九陌。斜照觚棱,鹃啼怨红藉。
金仙泪洒故国。哭穷北。
拂拭紫琼凄艳,如见五朝经历。
便自将磨洗,同认古人颜色。
石头也像能说话,天上怎么会有两个太阳呢?忠臣的心血倾注在此。
用血来镌刻铭文,三年间化作幽深的碧色。
溪边的藤蔓断了话语,还借此来安慰南方冠冕的羁客。
寂静无声,风雨昏暗,经历了沧海波涛的声音。
铜驼的九条道路,斜阳照在觚棱上,杜鹃啼鸣怨恨红色的衣衫。
金仙的泪水洒落在故乡,哭泣着向北方。
拭去紫琼的凄艳,就像见证五朝的历史。
便自将其磨洗,重新认同古人的色彩。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的关注和个人的思考,语言优美,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对黄忠端东坡的诗刻残石的题写,表达了对古人情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残石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开头几句以“石有能言”引入,设定了一个富有哲理的基调,仿佛石头在诉说着无声的历史与忠诚的故事。“天无二日”则暗示着忠诚的单一和坚定。接下来的“噀血镌铭”更是强调了忠臣为国捧心血的崇高情怀。
诗中“溪藤断语”一语,透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南方羁客的同情,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孤独感。而“铜驼九陌”则将视线转向遥远的旅途,增添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接着,诗人用“鹃啼怨红藉”来表达对失去的哀怨,情感愈加浓烈。
最后几句“拂拭紫琼凄艳,如见五朝经历”,不仅回望历史,还带有一种对未来的期许,寓意着在历史的磨洗中,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依然存在,值得后人铭记与传承。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成功地传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让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拟人、对仗、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力。例如“石有能言”是拟人化的表现;“风雨晦冥”与“阅沧波声息”形成对仗,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忠诚的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与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荩臣”指的是?
“噀血镌铭”中“噀血”意指?
“金仙泪洒故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本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的诗同样表现了忠诚与对国家的关怀,但其情感更多地体现在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两首诗在风格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心声。
推荐书目:
这些参考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典诗词的背景、风格及其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