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柳隐图》

时间: 2025-05-07 06:20:21

诗句

垂杨过我屋头青,门对茅峰远世情。

赢得行人闲着眼,却疑此处即渊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0:21

原文展示:

题柳隐图
贡宗舒 〔宋代〕
垂杨过我屋头青,门对茅峰远世情。
赢得行人闲着眼,却疑此处即渊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垂柳在我屋头青翠的景象,门前正对着远处的茅峰,勾起了我对世间情感的思考。行人经过此地,不由得停下脚步,似乎觉得这里就是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桃花源。

注释:

字词注释:

  • 垂杨:垂柳,柳树的枝条向下垂,青翠欲滴。
  • 屋头:房屋上方或附近。
  • 茅峰:指长满茅草的山峰,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恬淡。
  • 赢得:获得,赢得。
  • 闲着眼:悠闲地用眼睛打量,闲适。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居生活和田园诗闻名。

典故解析:

  • 陶渊明:东晋诗人,以提倡田园生活、淡泊明志而著称,代表作有《桃花源记》等。诗中提到他,暗示诗人向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贡宗舒,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创作于贡宗舒隐居山林时,受到自然环境的启发,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题柳隐图》通过描绘生动的自然景色,传达了诗人内心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首句“垂杨过我屋头青”,以动态的柳枝描绘出春日的生机,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接下来“门对茅峰远世情”,则通过描绘门前的茅草山峰,引发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思考。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一种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理想。

“赢得行人闲着眼”,这一句通过描写过路行人的状态,反映出这一处环境的宁静与美好。而诗的最后一句“却疑此处即渊明”,则是对陶渊明理想生活的暗示,表现出诗人希望能够在此地找到他所追求的那种桃花源式的宁静。

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意象,完美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读者在欣赏诗的同时,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自然的宁静与淡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垂杨过我屋头青:描绘出春天的柳树,生机盎然,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 门对茅峰远世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 赢得行人闲着眼:描绘行人因美景而停下、放松,反映出环境的吸引力。
  • 却疑此处即渊明:引用陶渊明,暗示诗人希望在此地找到理想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门对茅峰”,增强诗的韵律美。
  • 拟人:行人“闲着眼”,赋予行人情感,使画面更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人生态度的反思,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递出一种追求宁静、淡泊的生活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美与生命力,常与春天联系。
  • 茅峰:代表自然的宁静与远离尘俗的理想境界。
  • 行人:象征过客,暗示对生活的思考与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垂杨”指的是哪种树?
    A. 松树
    B. 柳树
    C. 桃树

  2. 诗中提到的“渊明”是指哪位诗人?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3. 诗人通过“行人闲着眼”想要表达什么?
    A. 行人忙碌
    B. 行人悠闲
    C. 行人悲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题柳隐图》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前者通过自然景色表达隐居理想,后者则通过理想的桃花源描绘一种与世隔绝的和平生活。两者都强调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却在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陶渊明诗文集》
  • 《宋代文学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旅次洛城东水亭 同溧阳宰送孙秀才 赠章仇将军 奉同朝贤送新罗使 乱离 退居(一作退老) 分水岭别夜示从弟寂(一作示于孟叔) 大隐坊。赵记室俶在职无事 同昼上人送郭秀才江南寻兄弟 求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气涌如山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走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养女子 茕孑 黑汁白汗 马入华山 嘴大舌长 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应敌 棘门军 贝字旁的字 纸醉金迷 一字旁的字 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留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